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研究范式 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中的成功实践
4月17日上午,“主流媒体福州大学城巡礼”活动走进福建师范大学。该校探索形成的地理学研究范式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中的成功实践成为众媒体关注的焦点。
2000年,长汀县治理水土流失被列入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自2001年起,福建师范大学“水土流失治理”研究团队扎根革命老区长汀20余年,先后有百余名师生参与其中。24年来,该校“扎寨”当地与长汀人民携手,共同参与新一轮水土保持实践。
朱鹤健:“三个变革性创新”开辟出一条水土保持的新路子
在新世纪初,福建师范大学朱鹤健教授在长汀建立博士生工作站,以农户循环经济水土保持模式为项目载体,将水土流失治理与发展农户经济结合,通过科技支撑和培育示范户探索有效模式。24年来,他运用地理学特色思维和研究范式,提出水土保持在理念、策略和技术上转变的创新性意见。相关实践案例被写入其2018年出版的《地理学思维与实践》专著中。
2021年,朱鹤健在“长汀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发言,总结22年实践经验,提出水土保持与为民解困联动,创建生态有序布局,实施区域整体开发策略,通过“三变”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新思路与实践经验。
长汀的长期实践,展现出地理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优势,验证了其研究成果解决国计民生问题的实效。以朱鹤健为代表的福建师范大学四代学者秉持地理学特色思维,坚持“走出书房,理论联系实际”,传承长汀水土保持经验。
陈志彪:科技赋能助力绿色脱贫致富梦
2001年,陈志彪作为福建师范大学“水土流失治理”研究团队首批在长汀实践的博士生,如今已是该校地理科学学院二级教授,20余年如一日投身水土流失治理实践。
多年来,陈志彪教授带领“水土流失治理”研究团队联合长汀县水保部门,提出了“反弹琵琶”治理理念及“等高草灌带”“小穴播草”“草灌乔复合型植被重建”等模式。这些科学模式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助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实现生态经济双赢,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鲜活案例。
自2003年9月“长汀县水土保持博士生工作站”正式挂牌以来,陈志彪带领的研究团队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科学出版社出版3部专著,发表近200篇学术论文。作为科技特派员,他还为长汀、宁化两县培养了6名高级职称水保人才。陈志彪2019年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2020年被评为九三学社中央“2016—2020年社会服务先进个人”。
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精准实践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把科研事业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除朱鹤健和陈志彪教授外,福建师范大学还组建了地理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团队,四代科研人、上百位教授博士持续攻关长汀水土流失治理。
谢锦升教授团队提出水土保持措施的“保碳(保护现有碳库)—减排(减少侵蚀碳排放)—增汇(提升生态系统碳汇)”碳汇理论框架,填补了水土保持学与碳中和科学的理论衔接空白。钟小剑博士团队研发的全国首个水土保持碳汇方法学“南方红壤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碳汇方法学”,推动长汀完成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首单跨省交易。
在生态建设实践与理论探讨中,福建师范大学“水土流失治理”研究团队以创新和合作为驱动,为长汀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作出时代贡献。未来,学校将继续推进科技扶贫,以科技赋能农村,守护绿水青山,助力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福建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研究范式 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中的成功实践
4月17日上午,“主流媒体福州大学城巡礼”活动走进福建师范大学。该校探索形成的地理学研究范式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中的成功实践成为众媒体关注的焦点。2000年,长汀县治理水土流失被列入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自2001年起,福建师范大学“水土流失治理”研究团队扎根革命老区长汀20余年,先后有
时间:2025-04-23 16:24:00 -
从“跟跑”到“领跑”,他们为重大工程加载“神经系统”
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人物小传】姜德生,1949年3月出生,湖北武汉人,光纤传感材料与传感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等多个奖项。姜德生(左)指导
时间:2025-04-21 14:17:00 -
第十五次脑心同治学术交流会盛大启幕 共绘心脑健康 “中国方案” 新蓝图
2025 年 4 月 19 日,第十五次脑心同治学术交流会在福建福州隆重开幕。本次大会以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脑心同治防治慢病” 为主题,吸引了全国 800 余名中西医专家齐聚一堂,线上参会万余人,共同探索脑心同治高质量发展之路,为脑心同治发展谱写灿烂新华章。开幕式由福建省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时间:2025-04-20 10:53:00 -
西安交通大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记者 吕扬 西安日报记者 任娜春风拂面,万物复苏。4月的西安交通大学,春意盎然。在学校兴庆校区,梧桐树已吐出淡绿色的新芽,温暖明媚,生机勃发。69年前,数千名交大人从黄浦江畔来到西安,亲手种下的这些梧桐,已长成参天大树。它们是波澜壮阔的西迁的见证者,伴随着这所百年名校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产学研
时间:2025-04-19 08:27:00 -
陕中附院开展“健康咸阳我行动 健康服务进万家”义诊活动
4月10日,在咸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一安排和指导下,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咸阳市中心广场举办了以“健康咸阳我行动,健康服务进万家”为主题的义诊活动。此次活动汇聚了多学科专家团队及中医护理团队的专业力量,为市民们提供了丰富的免费健康服务和中医适宜技术体验。活动现场,医院专家团队以专业的态度为市民提
时间:2025-04-14 1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