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痛别!无锡籍巨星陨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14:44:00    

2025年5月23日10时,我国程控交换技术专家、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南京邮电大学陈锡生教授在南京逝世,享年91岁。


图片



科教报国:从三尺讲台到程控先驱


陈锡生1934年生于江苏无锡,1956年从原南京电信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自此扎根南邮,将一生奉献给南邮教育事业和我国程控交换技术。他亲历了中国通信从人工交换到数字程控的跨越式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正是我国通信网迈向程控化的年代。陈锡生主导研制出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CKJ128门程控用户交换机(1986年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80年代中期,大中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制列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陈锡生负责的“程控交换机环境模拟器”项目突破外企封锁,获得原邮电部“七五”攻关项目一等奖。


其间,他作为核心专家参与引进S1240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并率先把数字程控交换技术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内容,编写了多种教材和专著,为S1240系统的国产化和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


90年代以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取得群体突破,这是通信网内国产机逐渐走向主导地位,通信设备制造业开始走向世界的重大里程碑。陈锡生深度参与中兴公司的ZXJ系列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制和总体设计,中兴人感慨:没有陈老师,就没有中兴的今天,这份恩情,中兴人永远都铭记在心!


匠心筑基:一部教材铸就行业基石


陈锡生教授长期从事电话交换技术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程控交换技术》《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编写并出版包括“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现代电信交换》在内的十余本教材,曾获得原邮电部优秀教材特等奖、一等奖和原机电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作为我国程控交换技术领域开展前瞻性研究的专家,他的交换技术、七号信令等系列教材引领了我国交换技术从纵横制到数字到程控几代的递推(递进)发展。他的科研成果对华为、中兴在交换技术上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贡献,更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尤其是陈锡生主编的《程控交换原理》一书出版后,迅速成为开设有相关专业高校的教材,也成为当时科研工作者、相关单位的通信技术人员探索程控交换技术的必读书籍。该书被全国邮电、电力、交通部门列为技术经典,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公开表示:华为早期自主研发交换机的知识,全部源自陈锡生教授的这本教科书。


图片

陈锡生翻阅《程控交换原理》


陈锡生教授兼任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委员、网络与交换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兴通讯技术》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入选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编纂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卷2》。


家国担当:从为国育才到参政为民


在教育传承上,陈锡生教授培养了20余名硕士研究生,其中殷一民等成为中兴通讯等企业领军人物。他曾多次获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教师,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图片

1998年南京邮电学院程控交换研究方向历届研究生学术讨论会合影(左六为陈锡生教授)


陈锡生教授不仅是科学家、教育家,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他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江苏省委第六、七、八届副主任委员,农工党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曾提出或参与提出议案和建议80余件,以技术视角推动通信政策制定和通信领域改革。


图片

这位九旬学者用一生践行着“科教兴国”的理想,其主编的教材影响了几代通信人。斯人已逝,但他留下的知识火种与治学精神,将永远在南邮校园、在中国通信领域薪火相传。


图片

图片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南京邮电大学

编辑 | 小羽

责编 | 氧化钙

相关文章
  • 平台企业送外卖是“大材小用”吗?

    刚刚过去的周末,美团、淘宝、京东等平台再度重金押注“超级星期六”,将外卖“战场”热度推向新高。消费者各种免单券、大额优惠券抢得很开心,企业也为单日订单量实现新突破发出了喜报。不过,也有网友发问——我国的平台企业为啥总想送外卖?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问题反映了人们对我国互联网巨头创新方向的关切与期待

    时间:2025-07-16 06:39:00
  • 中国自研大功率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下线

    可应对超24米超高海浪、抵御17级超强台风中国自研大功率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下线近日,在福建省福清市,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正准备下线。胡合文摄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近日在福建省福清市下线,单机功率17兆瓦,标志着中国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取

    时间:2025-07-15 16:57:00
  • 活力中国调研行 | 走进中车长客,看科技赋能中国列车加“数”前行

    钢轨上的中国智慧!走进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触摸中国高铁的创新脉动。来源:彩练新闻作者:叶爽 曲镜浔责编:金馨鑫编审:张宇监审:董杰

    时间:2025-07-15 07:29:00
  • “聚焦消化新突破,共筑健康新未来”学术大会圆满落幕

    7月12日下午,2025年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外科分会学术会议暨广州市医学会普通外科分会学术年会暨广州消化疾病高峰论坛“聚焦消化新突破,共筑健康新未来”学术大会圆满落幕。此次会议由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旺林担任大会主席。大会自7月7日启幕,设置了9个专场,覆盖消化系统肿瘤、胆胰疾病、甲

    时间:2025-07-14 21:01:00
  • 龙门石窟:白天VS夜晚 反差感绝了

    总要去趟龙门石窟吧!沉浸式穿越千年,看看“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到底有多绝。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时间:2025-07-14 13: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