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又发现一新物种!
近日
由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南大学、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
广西师范大学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
在国际学术期刊
《Zoo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正式命名了一种发现于
西藏墨脱县的全新树蛙物种
——墨脱树蛙
(Rhacophorus medogensis)

研究团队在林芝市墨脱县海拔500-1700米的山区进行调查时,采集到了过去被认为是“双斑树蛙”的树蛙物种。通过详细的形态学比较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研究人员确认该物种实际上是一个尚未被科学描述的新物种。墨脱树蛙体型中等,成年体长31.6-55.5毫米,背部呈现红褐色或灰绿色,最显著的特征包括吻尖具皮肤突起物、体侧具黑斑,以及胫跗关节处有三角形肤褶。
研究发现,墨脱树蛙与真正的双斑树蛙(R.bipunctatus)在形态和系统发育关系上存在明显区别。通过分子数据对双斑树蛙分布的重新评估,研究团队修正了该物种的传统分布认知,确认其实际仅分布于印度北部和缅甸中西部,而非原先认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

研究团队特别提到,该研究得到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喜马拉雅南麓区域动物多样性及适应机制研究(XZ202501ZY0018)的支持,它的发表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中国两栖动物多样性研究谱写了新的篇章,为理解喜马拉雅地区生物演化提供了新线索,也为西藏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研究人员建议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特别是对喜马拉雅山脉区域可能存在但尚未被发现的物种开展深入研究。
来源:西藏日报
-
ICU“人文处方”以温情破冰 助少年涅槃重生
济南市莱芜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内,在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中,一场关乎生命与耐心的“破冰行动”在重症医学科悄然展开。近日,26岁的乐乐(化名)因脑血管畸形出血入院,疾病带来的痛苦与身处ICU的陌生感,使乐乐陷入极度烦躁和抗拒治疗的状态,救治面临巨大挑战。“单纯靠药物和设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走进他的内心。”
时间:2025-08-15 09:34:00 -
C视频丨硬币大小、生命力惊人,电子科大研制出“踩不死的机甲小强”
川观新闻记者 钟帆8月12日,川观新闻记者从电子科技大学获悉,该校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团队近日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研究论文显示,团队研发出一款新型具备高机动性与强稳健性的“电子蟑螂”软体微型机器人。“电子蟑螂”机器人实物图,大小与一枚硬币相当这款机器人个头小,重约1克、长约2厘米,只有一个硬币大
时间:2025-08-12 15:20:00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固边兴边富民 绘就雪域边城新画卷
西藏4000多公里的国境线上,星罗棋布的边境村是祖国边疆的坚实守护者。随着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在雪域高原深入推进,这里村村通路、户户连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提升,特色产业蓬勃兴起,正绘就一幅边防巩固、边境安宁、边民幸福的新时代画卷。林芝市察隅县地处西藏东南部,眼下,正是这里的猕猴桃挂果生长关键期,农户
时间:2025-08-12 12:01:00 -
襄城县自然资源局 开展“团结协作聚合力 提升工作执行力”专题党课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杜美丽 通讯员 徐宁为进一步提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工作能力。8月8日,许昌市襄城县自然资源局邀请县委党校唐红霞老师,以“团结协作聚合力 提升工作执行力”为题,讲授了一堂专题教育党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冰主持会议,全体科级干部、局属二级机构负责人、局机关全
时间:2025-08-11 18:08:00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西藏隆子县:雪域高原的“沙棘传奇”
这是7月20日拍摄的隆子县的“世界最大人工种植连片沙棘”(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西藏山南市隆子县地处高寒干旱区,平均海拔3800多米。20世纪60年代,隆子河谷一片荒芜、风沙肆虐,一年近8个月沙尘天气。1964年,时任新巴乡乡长朗宗带领群众在新巴乡忙措村沙滩上试种沙棘、柳树、杨树等5种树
时间:2025-07-26 1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