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痛别!山东5岁男孩因病离世,捐献器官让5人重生,妈妈落泪嘶喊:我想让他活过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1:15:00    

4月17日下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手术室内,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悄然进行。


5岁的凡凡因自身免疫性脑炎救治无效离世,父母含泪签署了器官及遗体捐献登记表,捐献了孩子的肝脏、肾脏、眼角膜及遗体。这场生命接力将让3名器官衰竭患儿重获新生、2名患儿重见光明,他的遗体也将为医学研究贡献力量,让医学界多了一份攻克顽疾的希望。


突发重疾:从绘画“天才”到生命定格


凡凡今年5岁,是山东德州齐河县人,上幼儿园中班。凡凡母亲至今仍清晰记得儿子发病那天的细节。


“今年4月3日,他在幼儿园出去春游了一天,回来状态就不对,我以为他是累了。下午他还能喊‘妈妈’,可到晚上,他连‘爸爸妈妈’都喊不出来了。前几天是有一次发烧,可是明明都好了,突然就病重了…… ”凡凡母亲说着便红了眼眶。


凡凡在幼儿园获得的奖状。


原本活泼开朗、乖巧懂事的孩子,从那天起,再未说过一句话。医院诊断显示,凡凡患的是罕见自身免疫性脑炎,病情极其危重。尽管医院经过十多天全力救治,凡凡的病情仍未见好转。


凡凡的绘画作品。


“他最爱画画了,也极具天赋,以前总说长大要当画家,画各种各样的故事。”凡凡母亲细数着儿子最爱的动画人物,“小猪佩奇、汪汪队、超级飞侠……特别是超级飞侠,他最爱画勇敢的角色,也是一个勇敢的小朋友。”凡凡父亲补充说,“他还是个要求完美的孩子,画的颜色涂得特别均匀。”


话语间,母亲不禁落泪,嘶喊着:“我想让他活过来,我宁愿用我的命换他的命……”


至暗抉择: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


在孩子病情急剧恶化期间,凡凡父母经历了漫长而煎熬的心理斗争,在宣泄痛苦之时,终于寻到了一束生命延续的光亮。

4月17日下午,在器官获取手术前,凡凡父母(左一左二)和家人相互搀扶走出病房。


“我们问过医生无数次‘还有没有希望’,但每次答案都一样。”凡凡父亲说,直到了解到器官和遗体捐献,他们才从绝望中找到一丝慰藉,“虽然凡凡无法陪在我们身边,但他的生命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拯救更多的家庭。”


“凡凡那么勇敢善良、乐于助人,如果他知道自己能救人,一定会点头的。”凡凡母亲说。父母二人在器官及遗体捐献登记表上缓缓地签了字,同意捐献凡凡的肝脏、肾脏和眼角膜。


4月17日下午,在器官获取手术前,凡凡父母紧紧握手。


4月17日15时,凡凡的器官获取手术即将启动。父母将他最爱的超级飞侠轻轻地放在的枕边,紧紧握着儿子的小手、小脚不舍放开。“儿子加油,你最勇敢了。这么多人陪着你,不要害怕。你要记着,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的医护人员还特意为凡凡准备了向日葵,摆满了他的病床,并向这位5岁的孩童表示了深深的敬佩与感谢。


4月17日下午,在器官获取手术前,凡凡病床上摆满了向日葵和他最爱的超级飞侠玩具。


医者仁心:以生命馈赠推动医学攀登


随着器官获取手术顺利完成,5岁的凡凡为这个世界留下了最后一份礼物。


“凡凡的肾脏、肝脏和一对眼角膜将为3名器官衰竭患儿带去新生,让2名眼疾患儿重见光明。他的遗体将用于有关病症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这是用大爱推动医学进步的典范。”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OPO办公室负责人赵春红说,“家属的信任与无私,是器官捐献工作最坚实的基石,我们对凡凡的父母表示深深感谢。”


4月17日下午,在器官获取手术前,医护人员向凡凡鞠躬。


据悉,截至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已完成近200例器官捐献。该院作为省内最早开展肾移植的单位之一,已完成肾移植手术3900余例,让许多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


齐河县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婧文表示,凡凡是我县目前年龄最小的遗体器官捐献者,是我们齐河的骄傲。孩子的无私和家属的深明大义,让我们看到人性最闪耀的光辉,也凸显了大义齐河,大爱无疆的精神。每一次器官捐献都是一次生命的接力,它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更传递了人间的温暖。希望通过这样的事例,能让更多人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让更多生命在爱与希望中得以延续。


记者手记:凡凡不凡


有些生命会谢幕,但爱永远在场。当暮色渐渐浸染病房,这个喜欢绘画和超级飞侠的男孩,以最英雄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画作。


采访中,凡凡母亲攥着儿子的画作呢喃:“他说要像超级飞侠保护世界,这次妈妈替他实现。”这个几近破碎家庭找到了他们的救赎之门。父亲紧紧握着母亲的手,“我们要坚强,凡凡的生命换了种方式守护我们”。这些瞬间如刀刻般清晰,消解了死亡的沉重,让大爱的力量愈发磅礴。


这场告别不是终点,而是五岁小英雄用生命碎片拼出的虹桥——让医学攀登有了阶梯,让绝望者重获曙光,更让“活着”的定义超越了时间的刻度。


此刻,五颗重获生机的心脏,正带着这位“超级飞侠”的跃动不息,将5岁的纯真与勇敢永远镌刻在人间春天。


这个春天,凡凡不凡。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李自强 燕方峣

相关文章
  • 西安医学院一附院成功完成高难度冠心病患者微创髋关节置换术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 通讯员 张大华)近日,西安医学院一附院骨科一病区成功为一位87岁高龄且伴有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实施了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创造了生命与技术的双重奇迹。生死抉择:骨科难题叠加心脏危机日前,87岁的张爷爷(化名)因不慎摔伤导致右侧股骨颈骨折,被紧急送往西安医学院一附院骨科一病区。然而,更令

    时间:2025-07-13 12:12:00
  • 高考后现“医美”热潮,学生扎堆整形!这些风险要注意→

    近几年,每年高考后都会出现一阵“医美”热潮,“双眼皮手术爆单”“打瘦脸针要抢号”……不少高中毕业生趁暑假做医美,准备“改头换面”迎接大学生活。未成年人适合做医美手术吗?这类手术背后,潜藏着哪些容易被忽视的风险?医美成为“高考奖励”有医生一天做七八台手术进入暑假,不少医院皮肤科、整形美容门诊里多了很多

    时间:2025-07-05 10:52:00
  • 咸阳市中心医院护理团队在省级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6月29日,陕西省临床护理联合会第一届“临床护理创新大赛”在西安圆满落幕。咸阳市中心医院麻醉手术部护理团队代表张斌涛参赛,并凭借“经尿道前列腺手术集水防‘手术烟雾’装置设计及应用”案例项目,从全省75支参赛队伍里脱颖而出,斩获大赛一等奖。热烈祝贺 荣获佳绩本次大赛以“激发护理创新活力,引领行业变革”

    时间:2025-06-30 16:01:00
  • 澧源时评|洪水滔滔何所惧,党群同心聚伟力

    文/张迁暴雨如注,洪水咆哮,桑植县一夜之间成为抗洪救灾的最前线。当浑浊的泥水漫过堤坝、吞噬农田、逼近家园时,这里没有退缩,只有迎难而上的身影——党员干部带头跳进齐腰深的激流,志愿者连夜转移被困群众,民兵战士扛起沙袋加固河堤,筑起一道道守护家园的“红色堤坝”。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场守护生命的硬

    时间:2025-06-25 11:01:00
  • 二十年腹腔“雷区”终被攻克 多方协作谱写生命赞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蒋辉 梁娟)近日,一场跨越百公里的医疗协作在十堰市竹溪县中医院上演。一名52岁男性患者因反复右上腹疼痛入院,检查发现其胆囊严重萎缩,已失去了功能,但因20余年前腹部外伤史导致腹腔广泛粘连,手术难度堪比“雷区排爆”。国药东风总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孙少华带领团队,联合竹溪县中

    时间:2025-06-16 15: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