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九部门发文力推教育数字化,“AI+教育”市场迎扩容利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8:01:00    

4月16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完善多模态语料库,推动思政、科学教育、基础学科等垂直领域专题大模型应用,并加速课程、教材、教学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当下,在政策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不少企业纷纷涉足“AI+教育”。在业内看来,“AI+教育”已进入技术红利释放期和生态重构窗口期,教育大模型也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在诸多利好下,“AI+教育”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

创新“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的普及,全面推进智能化,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被提上日程。

《意见》提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完善教育领域多模态语料库,构建高质量自主可控数据集。强化算法安全评估,确保正确价值导向。布局一批前瞻性研究课题,有序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新范式,推动大模型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思政、科学教育、美育、心理健康等领域及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专题大模型垂直应用,培育应用生态。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表示,在生态构建方面,教育部将营造“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应用场景。构建了多元参与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促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健康发展,开发人工智能教育的专用大模型,建设语料联盟和开源社区,组织广大师生参与调优教育大模型。建立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支持的教育评价和科学决策制度。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强化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算法和伦理安全。

在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看来,《意见》提出布局前瞻性研究课题、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推动大模型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措施,标志着我国教育数字化进入加速期,尤其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课程体系重构、智能硬件市场扩容等方面释放了明确信号,将对我国形成教育大生态、教学新形态和教研好状态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人工智能+教育”将有力地推动教育创新与变革,优化教育发展路径,提高教学效能,激发教研活力,推进教育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大大改善教育教学教研和教育产业的生存和发展状态。

宋向清认为,《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数字化从“局部试点”转向“系统重构”。对于教育市场,这既是技术红利的释放期,也是生态重构的窗口期。

鼓励开设人工智能特色课程

《意见》还提出,推动课程、教材、教学数字化变革。统筹推进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建设“通用+特色”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一批高校智慧课程,开好中小学信息科技相关课程,鼓励开设人工智能特色课程。同时,探索建设云端学校、智造空间、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人工智能+X”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构建新型教学组织形态,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周大旺介绍,教育部将集中上线系列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帮助师生更好拥抱智能化时代。在学AI方面,教育部将开发通识科普资源课程。制作系列微视频,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师生科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在探索建设云端学校方面,各地区也拥有明确的目标。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马丽表示,宁夏将建设“云端学校”“共享教师”“数字课程”,推动城乡学校数字化、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

宋向清表示,对于高校而言,从学科设置的角度来看,构建“人工智能+X”学科生态,可以实现通识教育普及化,“通用+特色”的高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将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科研范式革新,推动科研组织效率提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可以为学生提供接触和学习前沿技术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人工智能领域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

“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人工智能特色课程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宋向清谈到,让中小学生从小接触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由于智慧课程和人工智能特色课程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因此在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政策+技术”撬动市场新空间

如今,在新技术的加持之下,教育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智能硬件、系统成为教育企业持续探索的新赛道,头部教育科技企业纷纷入局。

早在2023年,作业帮再次在硬件业务上发力,推出了行业首款AI老师一对一学习机;同年,中公教育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院,并推出了虚拟数字讲师“小鹿老师”及AI数智课程。而在近日,猿辅导集团也正式推出“小猿AI”,并发布小猿AI App、小猿AI学习机及飞象星球人工智能通识课。

根据多鲸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教育智能硬件行业发展趋势报告》,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于2024年成功突破千亿元,2020—2027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7.2%,显示出该领域的巨大潜力。另据艾媒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智能平板学习机市场规模达270.72亿元,同比增长48.27%,预计2027年中国智能平板学习机市场规模将超500亿元。

对于智能学习机的发展前景,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分析认为,企业首要任务是优化用户体验:需配备护眼屏幕以保障儿童视力,提升设备运行速度确保操作流畅,同时持续完善内置人工智能软件的功能性与准确性,使其更易于使用。

宋向清谈到,在政策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AI+教育”再迎新利好,市场也有望进一步扩容。首先,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AI+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方向,促使更多企业和机构加大在该领域的投入。其次,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教育智能硬件和教育软件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教育场景中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此外,随着家长和学校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的“AI+教育”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为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北京商报记者 吴其芸

相关文章
  • 上海海思:菁彩影像已占据HDR视频内容市场30% 份额

    IT之家 4 月 22 日消息,海思技术有限公司(后简称上海海思)今日发文称,截至 2024 年底,中国音视频产业规模超 5 万亿,包括个人消费电子、家庭影音娱乐、行业多媒体应用及车载视听产业和相关衍生应用等行业企业超过百万家。据介绍,我国音视频产业在关键技术与标准领域实现突破,例如菁彩视听(Aud

    时间:2025-04-22 17:49:00
  • 去年总收入796.29亿元,同比增长7.61%——演出市场释放消费新活力

    从万人空巷的明星演唱会到沉浸式体验的小剧场话剧,看演出已成为年轻人文化消费的热点。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和测算,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796.29亿元,同比增长7.61%。其中演出票房收入579.54亿元,其他收入216.75亿元。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国内演

    时间:2025-04-22 17:37:00
  • 汝城县行业思政课试讲收官:传承红色基因 铸就精品课程

    红网时刻新闻4月22日郴州讯(通讯员 唐聪)“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年仅15岁的何松波一笔一划临摹教授写在油印纸上的字,‘还我河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生动的语言搭配PPT课件,瞬间将听众的思绪拉回殿华办学往事。这里是汝城县2025年一体化推进思政课建设行业思政课试讲观摩现场的

    时间:2025-04-22 12:51:00
  • 87岁老人花3万多做血液净化能“见证奇迹”?当地通报了

    近日,有媒体曝光,河南郑州一医院花36800元可“血液净化2小时见证奇迹”,此事引发关注。据报道,河南郑州孙女士87岁的母亲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郑飞医院血液净化科的“张主任”,她瞒着家人花费36800元做了一次血液净化治疗,想延年益寿。但孙女士却发现母亲做治疗的钱转到了“张主任”的私人账户上,怀疑这里

    时间:2025-04-22 08:35:00
  • 【渝论】两江评 | 绿改旧筑启新程 低碳焕新亮山城

    4月19日,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消息,2024年,重庆市推动实施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项目13个,面积79.5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重庆累计改造完成1450余万平方米。重庆持续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一方面能节约大量社会能源,带来成规模的节能收益,另一方面,将进一步促进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重

    时间:2025-04-22 0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