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历史 缅怀先烈

4月6日,观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听讲解员讲抗战的故事。
清明假期,一些观众走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4月6日,观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
清明假期,一些观众走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4月6日,观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
清明假期,一些观众走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
从东海之滨到雪山脚下:一位教师的援藏之路
“何老师,历史就是背年份吗?”藏族男孩次仁轻声发问,引发初到西藏昌都三中援藏教师何伟的思考。望着教室里腼腆的面庞,这位来自福建泉州的历史高级教师,感到教育探索已非简单知识传递。2022年8月,何伟成为福建省“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一员,开始了三年援教生涯。这也引发援藏教师团队的彻夜讨论。他们决心变革
时间:2025-07-07 12:18:00 -
7月5日至8月31日!来副中心“遇见好物”
蓝天白云下,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共享空间化身“文化引力场”。“潞夏商韵·遇见好物”系列市集从7月5日至8月31日每周末(10:00-20:00)热力开市。市集以“文化+创意+生活”为核心理念,紧密联动“看·见殷商”展,围绕五大特色主题精心打造文商旅体融合消费的新场景,为市民游客带来一站式文化休
时间:2025-07-07 09:57:00 -
外人眼中的老北京
本期“南都书单”重点向大家推荐一部呈现一百年前老北京风貌的译著《北京纪胜》。英国女作家裴丽珠自幼旅居中国数十年,熟谙北京的方言和市井生活。她以独特的中西双重视角记述20世纪20—30年代的北京风貌,突破传统西方游记的猎奇笔调,以女性细腻且包含深情的文字,写成了这本《北京纪胜》,很值得细读。 “南都书
时间:2025-07-06 07:05:00 -
让青年与文博双向奔赴 四川博物院“青年之家”正式启动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在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的四川博物院,不仅可以学习如何通过镜头记录文物之美,还可以了解文创产品开发全流程,更有丰富的课程涵盖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听起来是否令人心动呢?如今,这样的景象不再存在于想象之中,而是成为了现实。四川博物院“青年之家”启动7月1日,四川博物院“青年之家”项目启
时间:2025-07-01 19:16:00 -
湖南龙山:强降雨后恢复生产生活
6月20日,龙山县居民在临时取水点取水。6月18日晚开始,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普降大暴雨,造成县城果利河水位暴涨,出现有相关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随着洪水退去,当地组织力量做好抢险救灾工作,排水清淤、保障供电供水,有序恢复群众生产生活。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6月20日,龙山县居民在临时取水
时间:2025-06-20 22: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