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年前人类已踏上青藏高原腹地 西藏发布考古新成果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主办的西藏考古工作汇报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公布了2021年至2024年间西藏考古多项重点成果,以及一系列考古发现与研究。
2021年到2024年间,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34项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涉及17处古遗址、古墓地。考古工作地域覆盖西藏7个地市,年代上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金属时代以及吐蕃时期。

经过发掘整理及研究,西藏旧石器考古取得重大成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新发现石器地点170余处,采集标本数千件,包括石核-石片技术、石叶/小石叶技术、细石叶技术等三套技术体系。
对狮泉河、色林错等关键区域展开多学科协作调查,包括人类骨骸、动物骨骸、炭化种子、出土器物、沉积物、文化层堆积物等。

其中,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尚嘎岗遗址和阿里地区革吉县的梅龙达普洞穴,还发现石制品、动物化石等文化遗物。通过光释光测年等技术,显示它们的年代早于距今10万年,也就是10万年前人类就踏上了青藏高原腹地。

此次公布的西藏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打破了之前普遍认为西藏封闭地理空间的观念,表明西藏的考古学文化始终保持着与青藏高原以外古代人群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王侯织锦、围棋子、蓝绿地黄色联珠团花斜纹经锦纺织品、龟趺碑座等遗物,直接证明了西藏与青藏高原周边地区、与中原地区一直保持着文化交流和物品互通的关系。
西藏考古学文化序列初步框架基本形成
此次西藏考古工作汇报会共有12家科研机构参会,与会专家对西藏考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近年来,西藏考古工作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为引领,着力加大区域性考古力度,构建区域文化发展序列。通过一系列发掘与研究,初步构建起西藏考古学文化的演进脉络与青藏高原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

大量考古成果揭示,距今10万年前人类便踏上了青藏高原腹地,不同阶段的技术文明在西藏孕育、发展,展现了西藏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事实,这些新发现和研究成果也获得国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此次西藏考古工作汇报会共有12家科研机构参会,在会上,特邀专家、与会专家对西藏考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
湖北10个品种、16项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湖北日报讯(记者崔逾瑜、通讯员罗蓓蓓)近日,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包括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133个主导品种和143项主推技术。我省10个主导品种和16项主推技术入选。我省入选的主导品种分别为中油杂19、中油杂501、中油杂39、大地199、油6019、华油杂50、华油杂
时间:2025-07-26 11:32:00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西藏隆子县:雪域高原的“沙棘传奇”
这是7月20日拍摄的隆子县的“世界最大人工种植连片沙棘”(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西藏山南市隆子县地处高寒干旱区,平均海拔3800多米。20世纪60年代,隆子河谷一片荒芜、风沙肆虐,一年近8个月沙尘天气。1964年,时任新巴乡乡长朗宗带领群众在新巴乡忙措村沙滩上试种沙棘、柳树、杨树等5种树
时间:2025-07-26 10:46:00 -
和朱迅一起舞出·藏vibe
【和朱迅一起舞出·藏vibe】美丽的西藏,不只有高原雪山,还有动人的舞步和灿烂的笑容。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CGTN现发起“一起舞出·藏vibe”Xizang Dance Time 全球社交征集活动,诚邀全球的网友们分享自己参与西藏舞蹈挑战的精彩瞬间。在社交平台发布舞蹈视频并@CGTN
时间:2025-07-24 17:43:00 -
安宁市启动“首诊惠民行”患者一次挂号免费续诊
掌上春城讯日前,记者从安宁市卫生健康局获悉,安宁市公立医院已全面启动“首诊惠民行”工作,患者就医只需挂一次号,续诊无需挂号。“首诊惠民行”工作落实为“一次挂号免费续诊”模式。该模式打破传统就医过程中复诊需重新挂号的限制,对因检查要求、设备状态等不能于挂号当日获取报告的患者,提供免费续诊号。待患者获取
时间:2025-07-16 15:40:00 -
内蒙古6892.3万元后补助资金支持856个项目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审核通过2025年度技术交易后补助项目856项,下达补助总金额6892.3万元。同比上年度,项目数量增长52%,补助金额增长36.8%,体现了自治区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积极成效。从补助具体情况来看,在承接技术转化方面,76项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合同获得补助1346.4万
时间:2025-07-14 07: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