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AI“复活”生意立好规矩和底线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又是一年寄托哀思时,而今年清明,一项特殊的“生意”悄然升温——AI“复活”服务,只需提供照片、语音等素材,就可以借助AI技术,让离世的亲人以数字形式“重现”,不仅能够做到音容宛在,甚至还能交流“谈心”。
在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上,AI“复活”技术已成一门新生意。众多商家纷纷推出相关产品,根据服务的复杂程度和质量差异,价格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有的商家提供基础的照片动态化服务,价格较为亲民,只需几十元甚至更低;进阶服务则可结合语音克隆和虚拟形象驱动,实现简单对话;而更高级的则可进行“定制”,模拟逝者“记忆”进行深度互动,当然收费也更高。
据厦门一家科技公司透露,清明节前夕的订单量增加了近三倍,电商平台部分店铺的相关产品已售出数千单。当硅基代码开始承载碳基生命的情感寄托,一个特殊的情感消费市场已在悄然间形成。
事实上,利用AI技术“复活”逝者并非新鲜事。院士AI“复原人”在追思仪式上提问互动;音乐人用AI“复活”离世女儿;公司已故创始人以数字人形象“重现”公司年会……如今,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大模型的突破,数字人构建门槛大幅降低,AI“复活”也逐渐从个案走向商业化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缅怀方式,是人们的情感需求在科技时代的延伸。
在一家销量过千的商铺,能看到这样的评论:“声音克隆得就像是爷爷真的在跟我说话,解了我的一个心结”“谢谢商家帮忙,让我与在天堂的阿婆拥抱”……有从业者表示,与已故亲友短暂重逢、特殊场合的寄语、了却未尽的遗憾,是目前AI“复活”的主要需求。还有从业者认为,该服务属于“情感陪伴赛道”,本质是自我疗愈。
温情的背后,也有人担心:这样是否尊重逝者?平台或商家是否会泄露隐私,发生侵权?这样的担忧并不无道理。此前,一些网络博主利用AI生成技术“复活”已逝明星的做法引发争议,明星家属及经纪人纷纷表达了不满与抗议,并要求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除了伦理问题,在法律层面,AI“复活”逝者服务同样存在诸多风险和争议:谁可以授权去“复活”一个人?经济效益和相关责任之间的冲突怎么界定?AI“复活”过程中涉及大量敏感的隐私信息如何保护?商家提供的服务若被不法分子获取,用于伪造、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该如何追责?技术虽能跨越生死界限,但不能无视法律与伦理的边界。看到AI技术在人类情感需求领域释放出巨大潜力的同时,也要看到诸多问题和规则仍待厘清。
当下,人工智能已赋能千行百业,正重塑我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带来更多可能。而除了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活品质,在延展精神世界和满足情感需求方面,AI技术还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结论是开放的,思考是必须的,唯有立好规矩和底线,才能让技术向善,服务于人,而不只是沦为“生意”。
来源:工人日报
-
湖北10个品种、16项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湖北日报讯(记者崔逾瑜、通讯员罗蓓蓓)近日,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包括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133个主导品种和143项主推技术。我省10个主导品种和16项主推技术入选。我省入选的主导品种分别为中油杂19、中油杂501、中油杂39、大地199、油6019、华油杂50、华油杂
时间:2025-07-26 11:32:00 -
防溺护生命 互动游戏解锁防溺水知识新体验
活动现场。红网时刻新闻7月25日讯(熊柯轶 林祎芃)7月25日是第五个世界预防溺水日。为切实增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当日,宁乡市玉潭街道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玉潭平安行·防溺护生命”防溺水知识宣传活动,活动巧妙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为机关暑假班的孩子们打造了一个互动、沉浸式学习安全知
时间:2025-07-25 22:41:00 -
清凉护航!城阳巴士打造特色防中暑车厢
炎炎夏日,热浪袭人,为给乘客提供更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城阳巴士公司以“诚载美好”文化品牌为核心,在642路非空调线路精心打造“防中暑车厢”,通过一系列贴心举措,为乘客送上夏日清凉与关怀。走进642路的“防中暑车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张贴在车窗、车厢内壁的醒目海报。这些海报以图文并茂
时间:2025-07-24 16:14:00 -
安宁市启动“首诊惠民行”患者一次挂号免费续诊
掌上春城讯日前,记者从安宁市卫生健康局获悉,安宁市公立医院已全面启动“首诊惠民行”工作,患者就医只需挂一次号,续诊无需挂号。“首诊惠民行”工作落实为“一次挂号免费续诊”模式。该模式打破传统就医过程中复诊需重新挂号的限制,对因检查要求、设备状态等不能于挂号当日获取报告的患者,提供免费续诊号。待患者获取
时间:2025-07-16 15:40:00 -
内蒙古6892.3万元后补助资金支持856个项目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审核通过2025年度技术交易后补助项目856项,下达补助总金额6892.3万元。同比上年度,项目数量增长52%,补助金额增长36.8%,体现了自治区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积极成效。从补助具体情况来看,在承接技术转化方面,76项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合同获得补助1346.4万
时间:2025-07-14 07: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