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破解融资问题 更好为民企“输血补气”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题:破解融资问题 更好为民企“输血补气”
新华社记者李晓婷、魏一骏、余春生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
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记者采访了解到,各地正推动各项金融政策落地见效,融资渠道不断畅通、融资成本持续降低、融资模式更加丰富,为民企“输血补气”、激发创新活力。
畅通渠道,打通“最后一公里”
湖南东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线上,新升级的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作为一家汽车零配件制造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年来企业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企业资金一度紧缺,直到通过‘科技贷’获得1200万元信用贷款,才解了燃眉之急。”公司财务总监陈发根告诉记者,两周内放款,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这笔资金助力企业设备升级、提升产能,成功拿下了头部车企订单。

这是湖南省株洲市发改系统工作人员(左一)上门走访了解企业融资需求,介绍金融产品。(汤钢艳 摄)
各地正持续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今年一季度,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保持在10%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超过20%。
今年年初,金融监管总局召开的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落细落实,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地方金融部门密集召开相关会议,部署一系列政策举措:重庆建立市、区县两级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湖南株洲构建政金企常态化对接机制;安徽创新数据化服务模式……
“越来越便捷,越来越精准。”杭州集普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建对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颇有感触。
杨建介绍,公司因发展需要想购置一处办公地,工商银行杭州塘栖支行用个性化线上项目产品“e扩快贷”为公司定制了购置方案,并在利率上给予最大优惠,企业只需拿出20%首付,剩余80%由2000万元贷款支付,“帮企业用最小的成本买下了新楼”。
减轻负担,破解“不敢贷”“不愿贷”
上个月,重庆品胜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马辉完成了今年的续贷申请,隔天1000万元款项顺利到账。“两江新区科技成长贷切实解决了我们的融资需求,无抵押、利率低,靠企业资质就获得了贷款。”马辉说。
民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金融机构在风险防控方面考量较多,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敢贷”“不愿贷”问题。
重庆两江新区创新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兴国介绍,两江新区科技成长贷构建多方协同审核机制为企业“增信”,联合科创局、市场监管、社保、税务等进行协同审查,有效利用各方数据,缓解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已累计服务了1600多家企业,放款金额达50亿元。

这是重庆品胜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张阳 摄)
在湖南湘江新区,当地制定了科技金融风险补偿信用贷款工作管理办法,与25家银行、2家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对科技企业贷款提供70%的风险补偿。
“在政策支持下,合作金融机构信心持续提升,逐步增加专业科技银行设立数量,新区科技创新的外部融资环境也得到极大优化。”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财政金融局党组成员刘清文说。
银行风险被分担,企业融资减负担。更多金融机构加入“朋友圈”,通过市场化竞争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中国农业银行引入了知识产权质押担保方式,将“知产”变为“资产”;浙商银行推出“出口数据贷”“出口银税贷”“浙商数据保”等授信模式;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通过资金流平台查询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缩短了线下跑腿时间……
一系列政策举措和创新机制深化政银企协同,推动构建“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为民营企业注入发展信心。
创新产品,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浙江湖州,各类产业引导基金正成为科创型民企融资的重要手段。
湖州市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处处长丁捷介绍,当地创新打造“1+8”基金矩阵,以人才基金为母基金,严格遴选前沿性新兴产业,组建海邦人才、汇芯数智等8只子基金,累计吸引社会资金10.55亿元,专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创新是破解融资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中央及地方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打造多元化、全周期服务,支持民企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和股权投资基金作用,推动“投贷联动”;金融机构依托金融科技,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推出供应链金融与场景化融资模式……
不久前,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游供应商出现现金流吃紧现象。得知情况后,成都银行重庆分行通过普惠供应链特色产品“惠成信”,向其授信2000万元,指导特斯联公司协助2家上游供应商分别支用资金1000万元,帮助企业稳链、活链、强链。
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流入科技创新的“万亩良田”之中,民营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重庆金融业通过深入实施供应链融资专项行动,实现对科技型企业的精准支持、资金链与产业链“融合共振”;江苏南京多家金融机构陆续“落子”科技企业并购贷款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说,随着政策持续优化和金融深度赋能,民营企业创新动能更足。下一步,重庆将积极申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落实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和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等政策,力争2025年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8500亿元。
-
谁在鼓吹“贷款不用还”?小心成为“职业背债人”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新闻:金融监管总局警示“职业背债”陷阱,媒体揭露骗贷黑产链近期,一种以“贡献征信、轻松赚钱”为诱饵的“职业背债”骗局频现,一些消费者因轻信“只贷款不还钱”而身陷巨额债务,甚至面临信用破产、刑事追责等严重后果。有媒体披露了一起典型案例:在福建某村,53岁的黄某
时间:2025-07-25 14:17:00 -
珂玛科技受益行业复苏营收预增超33% 拟1.02亿收购铠欣半导体丰富产品布局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实习生 骆佳慧借助对外并购,珂玛科技(301611.SZ)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碳化硅陶瓷材料和零部件领域的产品布局。7月22日晚间,珂玛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1.02亿元收购苏州铠欣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铠欣半导体”)73%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铠欣半
时间:2025-07-24 08:54:00 -
4股上涨空间有望超20%!
7月23日,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沪指3600点得而复失。市场成交额达到1.9万亿元,较昨日小幅缩量。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1200只。从概念板块来看,雅下水电、高压氧舱、互联网保险、细胞免疫治疗等涨幅居前。4股机构预测上涨空间均超20%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今日机构研报共发布29条买入型评级
时间:2025-07-24 03:26:00 -
大暑天,神秘人来取31万元现金……
【来源:如东公安】高中同学突然出现介绍投资理财项目躺着就能赚钱?真实案例7月22日中午县公安局接到一条线索一名疑似电诈受骗人在银行取现31万元后不知去向警方立即启动快处机制“喂喂,请问你是马先生(化名)吗?”民警第一时间拨通当事人电话“我是如东县公安局民警,你是不是刚刚从银行取了一笔现金,你现在在哪
时间:2025-07-23 17:09:00 -
新特电气控股股东、实控人等拟合减不超3%股份,订单价格下滑,公司去年净利创五年来首亏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薇7月21日晚间,新特电气(301120)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谭勇、宗丽丽、李淑芹和宗宝峰计划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约111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剔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股本的比例为3%。按7月21日该公司股票收盘价13.02元/股计算,本次减持
时间:2025-07-22 1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