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金融违法
金融违法行为是指未经有关金融监管机构批准,擅自从事的金融业务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包括未经银监会、人民银行或外汇管理局批准,擅自吸收公众存款或进行非法集资。
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通常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本息回报,常以虚构的项目或虚假宣传来吸引投资者。
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等。
未经证监会批准,擅自从事的证券、期货经纪,证券、证券投资基金、期货投资咨询,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基金募集、管理等业务活动。
未经保监会批准,擅自从事的保险、再保险,保险代理,保险经纪等业务活动。
金融诈骗,包括电话诈骗、网络诈骗、信用卡诈骗等。
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的重大信息提前买卖相关股票获取非法利益。
操纵证券市场,通过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利用信息优势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或交易量。
洗钱,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
贷款诈骗,虚构贷款用途、提供虚假资料等方式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票据诈骗,伪造、变造票据或冒用他人票据进行诈骗活动。
保险诈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传销式金融犯罪,以发展下线、拉人头的方式获取非法利益,打着金融创新的幌子。
伪造货币、出售、购买、运输假币,以及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等。
其他金融违法行为,如不按会计制度办理业务、轧差处理、帐外经营等。
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金融法规,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还可能触犯刑法,导致刑事责任。建议个人和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法合规地进行金融活动。
-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超9万亿元
人民网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杜燕飞)人民银行13日发布的一季度金融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其中,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470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7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
时间:2025-04-14 19:54:00 -
沁县农商银行:创新 “绿金融” 勾勒新面貌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沁县农商银行立足本源、专注主业,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把更多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到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金融之力赋能乡村振兴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多亏了农商行的贷款支持,我们收粮户的资金问题终于解决了!”4月10日,沁县樊村的李大哥信
时间:2025-04-14 16:24:00 -
兴业银行信用卡深耕“消保土壤”,让民生幸福“枝繁叶茂”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面对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金融机构在服务创新的同时,如何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兴业银行信用卡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践行“八个坚持”,通过多维度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金融为民”特色路径,让守护消费者权
时间:2025-04-14 14:43:00 -
刚刚!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发布!
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体育金融服务,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扩大体育消费,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从加大体育产业发
时间:2025-04-11 18:41:00 -
“新质生产力”招商项目投融资对接活动晋创谷·太原专场举办
近日,“新质生产力”招商项目投融资对接活动晋创谷·太原专场举行。活动旨在因地制宜引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推动形成“项目+基金+园区”的快速落地模式。 活动现场,惠泽科技、国科清宇、国正绿色、清泽源、碳方程等5家晋创谷·太原企
时间:2025-04-10 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