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关税谈判:一场经贸关系重构的深度博弈

4月29日,美国最大、最繁忙集装箱港口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表示,随着美国关税政策导致企业削减进口订单,洛杉矶港下周入境货运量预计将比去年同期下跌超过35%。图为29日在洛杉矶港拍摄的集装箱货轮。新华社发
近日,欧美围绕关税谈判展开“拉锯战”。鉴于欧盟的国际经济地位以及长期以来欧美互动对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影响,欧美关税谈判及其前景受到广泛关注。尽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及多位成员国领导人均公开表示希望尽快与美方达成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表示肯定会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但是双方的谈判进展并不顺利。4月25日,欧盟经济事务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在华盛顿接受采访时透露,当前欧美关税谈判尚未取得任何具体成果,双方仍需做大量工作才有可能达成协议。
信任缺失导致谈判基础薄弱
此次欧美谈判的缘起是美方发起关税战,但根据近期双方的表态以及目前公开披露的谈判信息不难发现,谈判所涉及的内容远不止关税问题,更像是围绕双边经贸关系重构而展开的一场深度博弈,双方要达成协议难度极大。
一方面,欧美之间长期存在的信任纽带已经近乎断裂,谈判基础脆弱。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国在解决俄乌冲突上完全漠视欧洲意见,在北约军事开支上施压欧洲,在价值观上批评欧洲,在关税上更是对欧洲毫不手软,一系列重大政策调整令欧美关系裂痕持续加深。
在上述变化的剧烈冲击下,欧洲政界主流人士普遍放弃对美国作为世界秩序领导者和可靠盟友的幻想。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今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示,美国政府的世界观无视既定规则、伙伴关系和既有的信任,这不应该成为世界秩序的指导原则。冯德莱恩4月16日接受德国《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人们以往熟知的“西方”已不复存在。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4月24日对媒体表示,美国政府彻底颠覆了国际秩序,欧美之间的信任关系已破裂。
此外,近期多个民调显示,欧洲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度正急剧下滑,这一点在欧洲国家赴美旅游人数大幅下降上便有体现。鉴于当前欧美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双方关税谈判的沟通成本与以往历次欧美贸易谈判相比必定要高得多。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发起关税战并无明确的目标和策略,令欧盟无所适从。美方4月2日推出震惊全球的“对等关税”方案后,又于4月9日戏剧性地宣布暂停实施90天,这表明美国政府对于关税战的目标和潜在经济影响缺乏严肃思考和论证,随意性很大。就加征关税的目的,美国政府内部高层的表态经常相互矛盾,这很容易令谈判对手陷入困惑,无从得知美国的真实意图和核心关切。
对此,欧盟曾作出试探性努力,在美方宣布“对等关税”后即提出工业品零关税对等方案,但美方对此反应冷淡。对欧盟而言,为换取美方撤销额外关税,除了在汽车、钢铁等领域与美方实施对等零关税或大幅降低关税外,适当增加美国能源的进口也是可以接受的。然而,美国在拒绝欧盟的工业品零关税对等方案后,并未就下一步谈判方向给出明确意见。4月24日,东布罗夫斯基斯对媒体表示,“目前我们的确希望美方进一步明确其期待,但还未得到任何反馈”。可见,由于美方发出的一系列混乱而又相互矛盾的信号,当前欧美谈判尚未找到明确方向,更谈不上围绕具体细节进行磋商。
相互让步空间有限
当前,欧美对于双边经贸关系的认知存在较大分歧,相互让步空间有限。
其一,美国政府强调美国对欧盟的货物贸易逆差,而欧盟则强调自身对美存在服务贸易逆差,净顺差规模并不大。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2023年,欧美贸易额接近1.6万亿欧元,其中货物贸易额约8510亿欧元,服务贸易额约7460亿欧元,美国对欧盟货物贸易逆差约为1570亿欧元,欧盟对美国服务贸易逆差约为1090亿欧元,欧盟净贸易顺差为480亿欧元,相对于双边贸易总额而言确实并不高。
其二,欧盟提出美方应先撤销已实施的针对钢铁、铝和汽车产品的25%高关税,停止对欧方的经济损害,之后双方再就贸易问题进行全面谈判,但目前美方无意将已生效的关税纳入与欧盟的谈判范畴,甚至还提出要对进口药品普遍加征关税。
其三,美方认为欧盟成员国的增值税构成非关税壁垒,要求其大幅削减,但欧方认为其增值税属于消费税,与美国的销售税类似,不会对国际贸易造成影响,而且增值税是很多成员国的重要财政来源,其税率由成员国根据本国法律自行设定,不可能纳入谈判范畴。
其四,美方认为欧盟的食品安全法规和针对大型数字平台的监管措施也构成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壁垒,应放松管制,但是此类法规涉及欧洲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欧盟“软实力”的核心内容,预计欧方难以让步。
据近期双方公开披露的消息来看,上述分歧或许是谈判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要障碍,而接下来欧美弥补这些分歧的空间也十分有限。
欧盟的“反制工具”
鉴于谈判难度极大,为彰显团结和增加谈判筹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都反复宣称,如果谈判进展不令人满意,欧盟将动用一切反制手段。从欧盟目前的“工具箱”来看,其完全有能力对美国发起强烈反击。
首先,若谈判难以取得进展,欧盟仍可能实施已宣布的价值约210亿欧元的首轮报复性关税。此轮报复性关税的产品清单可谓“精心设计”,其中小部分涉及钢、铝等美国对欧加征关税的产品,大部分则是美国具备出口优势的农产品,加征关税有助于打击支持共和党与特朗普的农业州,进而快速形成对美压力。
其次,欧盟还可动用反胁迫工具扩大反制范围。欧盟反胁迫工具于2023年底正式生效,旨在对试图以经济压力胁迫欧盟或其成员国改变政策的第三国采取报复措施,该工具为欧盟提供了除加征关税之外的更广泛的反制手段,包括限制第三国企业参与公共采购招标、限制第三国高科技企业在欧运营、对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设限、撤销对第三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出口管制等,因潜在威力巨大而被称为反制“火箭炮”。冯德莱恩4月11日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表示,当前欧盟正在准备新的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将会首次启用反胁迫工具对进口自美国的服务加征关税。
最后,欧盟还可动用《数字市场法》《数字服务法》《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法律工具,针对美国向欧盟的云计算和金融等服务出口以及在欧经营的美国科技巨头进行“精准打击”。实际上,欧盟委员会近日基于《数字市场法》向美国苹果公司和元宇宙公司(Meta)共开出7亿欧元罚单,也是在向美方展示反制决心和施压的考虑。
综上所述,虽然欧美已启动关税谈判,但囿于种种现实制约因素,谈判尚未取得实质性成果。考虑到双方面临信任危机,在诸多关键问题上弥合分歧的难度极大,以及欧盟针对美国大型科技平台企业“开刀”令谈判形势更加复杂,双方在90天“对等关税”暂停期内达成全面协议的前景并不乐观。值得关注的是,在与美国谈判的同时,欧盟正在加速构建多元化的经贸合作网络,包括加快推进与南方共同市场、印度、澳大利亚以及多个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协议谈判,同时其对待与中国经贸合作的态度也更加务实。鉴于欧盟经济体量之大以及欧美经贸联系之密切,其被迫将部分对美经贸合作转移至其他地区的做法,很可能对国际经贸格局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孙彦红,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
苹果CEO:预计损失9个亿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2日在2025财年第二财季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预计将在第三财季(2025年3月30日至6月28日)因美国关税政策损失约9亿美元。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引发投资者对苹果公司盈利前景担忧,该公司2日股价下跌超3%。当天收盘后,苹果股价为205.35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约
时间:2025-05-03 17:36:00 -
美国司法部要求分拆谷歌广告技术业务,后者表示强烈反对
IT之家 5 月 3 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五,美国司法部在弗吉尼亚州法院举行的涉及谷歌广告业务的听证会上提出:要求谷歌剥离其广告技术业务,出售出版商广告服务器(用于销售广告的软件)及在线展示广告交易平台。美国司法部主张分阶段实施这一分拆计划,首先要求谷歌向竞争对手服务器开放其广告交易平台的实时竞价数据
时间:2025-05-03 10:45:00 -
欧美关税谈判:一场经贸关系重构的深度博弈
4月29日,美国最大、最繁忙集装箱港口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表示,随着美国关税政策导致企业削减进口订单,洛杉矶港下周入境货运量预计将比去年同期下跌超过35%。图为29日在洛杉矶港拍摄的集装箱货轮。新华社发近日,欧美围绕关税谈判展开“拉锯战”。鉴于欧盟的国际经济地位以及长期以来欧美互动对于国际经
时间:2025-05-03 06:30:00 -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附近两车相撞造成7人死亡
新华社旧金山5月2日电 美国爱达荷州警方2日说,一辆皮卡车与一辆旅游面包车1日傍晚在爱达荷州东部黄石国家公园附近相撞,造成7人死亡。爱达荷州警方在新闻稿中说,事故发生在亨利湖州立公园附近的一条高速公路上,该州立公园位于黄石国家公园以西约26公里。两车相撞后均起火,皮卡车司机身亡,载有14名游客的面包
时间:2025-05-03 01:24:00 -
武契奇:“哪怕激怒欧盟,也要去访俄”
编辑丨高语阳环球网消息,法新社5月1日报道,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1日表示,哪怕冒着激怒欧盟的风险,他也将履行对俄罗斯总统普京作出的下周访问莫斯科的承诺。报道称,塞尔维亚传统上与俄罗斯关系密切,但由于塞尔维亚希望加入欧盟,自俄乌冲突2022年2月爆发以来,武契奇一直避免访问俄罗斯。武契奇表示,自己“已准
时间:2025-05-02 14: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