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信也科技:一年成交2000亿,日赚650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2:52:00    

来源:A股伪解释

2025年04月02日 22:35:54

文 / 八真 来源 / 节点财经

虽然互金行业已沉寂多年,但域内玩家里闷声发大财的却不在少数。

近日,于美股上市的信也科技(原拍拍贷)发布了2024年财务报告:促成交易额2062亿元,同比增长6.1%;在贷余额715亿元,同比增长6.1%。

得益于底层中枢的驱动,信也科技在2024年实现营收130.66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归母净利润23.88亿元,同比增长0.2%。

折算下来,过去一年,信也科技每天净赚超650万元,净利率高达18.23%。相较大部分制造类企业拼死累活,最后盈利3、5个点,信也科技选择了一门轻松致富的好生意。

亮眼的数据反馈到资本市场,财报揭晓后,即3月18日,信也科技股价大涨17.5%,总市值狂飙至28亿美元。

一、从拍拍贷到信也科技

提起信也科技,估计很多人觉得陌生。但要说到拍拍贷,那多半人尽皆知。

实际上,二者同根同源。2019年,互金行业进入“后监管”期,与时俱进的拍拍贷也在同年更名为“信也科技”。

“信也”二字取自《周易》中的“人之所助者,信也”,强调将“信用”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践行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科技”二字则明示了公司以技术驱动业务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淡化P2P色彩。

信也科技的“蜕变”,离不开创始人及董事长顾少丰的“远见”。

2007年,顾少丰与张俊、胡宏辉、李铁铮三位上交大“同窗”,共同在上海创立拍拍贷,成为中国首家纯线上P2P平台,主打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借的钱”。

日后数年,踩着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鼓点,他带领信也科技搏击时代风浪,演绎了一场关于“如何通过放贷赚钱”的进化史——从撮合借贷收服务费,到自营资金吃利差,再到助贷模式下与银行分润。

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高超的操盘技能,顾少丰把信也科技一步步打造为赛道的领军企业,并在2017年登陆纽交所。

即便遭遇拐点向下的2018年,大量P2P暴雷、坍塌,信也科技仍然交出了一份营收同比增长15.7%至45.4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猛增128.04%至24.69亿元的高分“答卷”,盈利能力强悍到令人咋舌。

2022年,信也科技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11.3亿元,归母净利润22.81亿元。

拉长视线看,尽管互金行业波动起伏,短短五六年便尝遍萌芽初发、野蛮生长、烈火烹油、雷潮突现、跌至冰点等诸般“酸甜苦辣”,但信也科技的总体呈45°向上的生长状态。

企业干得好,身为最大股东的顾少丰自然分得多。

公开资料显示,最近几年,顾少丰对信也科技的控制权不断强化,其持股比例从2020年的26.5%扩大到2024年的32.8%,同期,投票权从62.4%提高到65.4%。

换句说话,大河水满小河溢,顾少丰分到手的钱越来越多了。

二、国内承压国外香

再说回到本期“成绩单”,虽然信也科技很赚,很豪,但分区域看,其国内市场正处在承压状态。

2024年,信也科技国内市场的表现拖了整体业绩的“后腿”:在贷余额698亿元,同比增长5.83%;促成交易额1961亿元,同比增长5.2%;录得营收105.66亿元,同比微增1.11%。

同时,去年第四季度,国内市场的独立借款人数量为210万,较2023年同期只增加了0.3%,近乎停滞。

回拨时间轴,2022、2023年,其国内市场促成交易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8.1%、8.9%。对比之下,2024年的速度明显放缓。

现实是,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的背景下,助贷在国内市场早已杀成一片红海,获客难度加大,成本快速飙升,业界企业均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

一位从业者向《节点财经》透露,“去年底,我们通过短视频、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渠道拉新,费用一度逼近3000元/人峰值。”

不过,东边不亮西边亮,信也科技在国外市场收获颇丰。

数据来源:信也科技财报

据《节点财经》了解,近年来,信也科技加速全球化布局,仅2024年就在多个国家取得重要进展。

2月,信也科技菲律宾子公司获批进入信用信息系统,成为首批获此资质的跨国企业;

三季度,信也科技战略性收购印尼PT Sunjayatama Finansial公司83.5%股权,成功获取当地金管局(OJK)颁发的多元金融牌照(Multi-Finance License);

10月,信也科技再下一城,获得巴基斯坦证监会(SECP)颁发的非银行金融机构(NBFC)运营许可。

上述积极举动反馈到报表上,财报显示,2024年,其国际业务累计为700万用户提供信贷服务,年度交易额同比增长27.8%至101亿元,在贷余额同比劲增30.8%至17亿元;国外市场录得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8.5%,占总营收比重为19.13%,比2023年扩大约2.1个百分点。

但辩证地看,这其实又从侧面反映出,正是国外市场的给力,才撑住了信也科技业绩“牌面”。

面向未来,信也科技将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其在年报中明确提及,目标是到2030年将海外业务营收占比提高到50%。

三、合规管理待加强

聚焦信也科技本体,国内市场的承压状态,不止限于财务层面,还有合规管理。

今年初,有消息称,《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即将实施。

据征求意见稿的基调,监管将对助贷机构实行“名单制”,并进行“总行级准入审批”,每半做一次质检。

这意味着,助贷机构需要加强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控制、反洗钱反欺诈等在内的合规管理,否则可能遭遇处罚或业务受限。

就这一事项,《节点财经》认为,信也科技还有长足的改善空间。

在黑猫投诉上,截至4月2日,搜索旗下产品“拍拍贷”和“KOO钱包”,出来的维权信息高达近6万条、4831条,涉及暴力催收、骚扰亲友、未经用户允许扣款、泄露个人隐私、不出具结清证明等各种问题。

比如,有很多用户都写到,平台恐吓曝通讯录,甚至频繁给同事、亲戚打电话,已严重影响借款人的工作、生活。

背后,信也科技的个别变化或关键发力点值得关注。

一方面,信也科技的资产质量有下行迹象。

截至2024年底,其境内业务90天以上的逾期率为2.13%,相较于2023年末1.93%上升0.2%。2021和2022年,该指标分别为1.26%、1.41%。

另一方面,信也科技长期重营销、轻研发,似乎也与其以技术驱动业务的战略定位不符。

2024年,信也科技销售费用为20.14亿元,同比增长6.7%。2021-2023年这三年,其销售费用分别为15.84亿元、16.85亿元及18.87亿元。

另一边,信也科技在2024年的研发投入仅为4.97亿元,同比下降2.7%,相当于销售费用的四分之一。对此,信也科技解释称,主要由于技术开发效率的提高。

对于信也科技来说,想要真正的行稳致远,光靠改名是远远不够的。

相关文章
  • 尺素金声丨增加值两位数增长,中国装备制造展现硬核实力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全船贯通,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机“通泽号”正式下线……今年前2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向新向好发展。亮眼的数字不仅标注了发展实绩,更折射出中国装备的硬核力量。硬核力量,源自于强大的产业实力。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涵盖了机械、液压、电气

    时间:2025-04-03 20:21:00
  • ST宇顺连收4个涨停板

    ST宇顺盘中涨停,已连收4个涨停板,截至9:27,该股报5.53元,换手率1.27%,成交量327.81万股,成交金额1812.79万元,连续涨停期间,该股累计上涨21.54%,累计换手率为2.45%。最新A股总市值达15.50亿元,A股流通市值14.31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该股因连续三个交易日内

    时间:2025-04-03 09:53:00
  • 学大教育涨2.03%,成交额849.2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5.64万元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4月3日,学大教育盘中上涨2.03%,截至09:42,报48.75元/股,成交849.28万元,换手率0.15%,总市值59.41亿元。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105.64万元,大单买入176.59万元,占比20.79%,卖出70.95万元,占比8.35%。学大教育今年

    时间:2025-04-03 09:50:00
  • 鹰眼预警:孩子王最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低于7%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3日,孩子王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93.37亿元,同比增长6.68%;归母净利润为1.81亿元,同比增长72.4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增长91.6%;基本每股收益0.161元/股

    时间:2025-04-03 00:20:00
  • 能特科技现924万元大宗交易 方正证券两营业部平价成交303万股

    4月2日,能特科技(002102)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303.08万股,金额达924.39万元,成交价为3.05元/股,与当日收盘价持平。买方为方正证券宁波奉化中山东路证券营业部,卖方为方正证券上海长宁区延安西路证券营业部。此次大宗交易占当日竞价交易成交额1.53亿元的6.02%。当日能特科技股价

    时间:2025-04-02 23: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