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从强品、强产再到强国
田 斌 刘晓天
“美国正面临‘两头吃紧’的困局——低端制造能力不足,高端产品设计又遭中国赶超。”前段时间美方代表的现实性发言,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美国高层的认知。中国工业设计水平的持续升级,不仅破除了西方设计、中国生产的“微笑曲线”框架,更反映出中国从“强品”到“强产”再到“强国”的进阶逻辑。当“中国设计”越来越成为撬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支点,美方的焦虑恰恰印证了一个客观事实:设计力的崛起,是制造强国崛起的核心密码。
从“设计强品”到“强产”,中国靠自主走出了破解“微笑曲线”的新路径。在传统全球分工中,西方企业往往可以凭借垄断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赚得盆满钵满,而将利润低、污染大的制造环节甩给全球南方国家。然而,中国工业设计的成功突围已对这一模式形成了颠覆。在“设计强品”阶段,中国企业通过优化单件产品的功能、美学与用户体验,逐步撕掉“山寨”标签。例如走高端路线的华为手机,凭借极简设计与自研芯片的结合,在高端市场与苹果分庭抗礼;大疆无人机靠着颠覆性工业设计,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份额。这些“爆品”背后,是415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5000多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万多家制造业企业设计中心共同组成的庞大设计创新网络。
然而,单一产品的成功仅仅是起点。当设计能力向产业链纵深渗透,便催生了“设计强产”的质变。工信部《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通过设计整合智能制造、绿色工艺与数字化技术,重塑生产流程。以家电行业为例,海尔已经可以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将用户需求直接导入设计端,实现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型,使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下降26%。这种以设计驱动全产业链升级的模式,正让“中国制造”从“世界工厂”逐步蜕变为“价值中枢”。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设计强国战略提供了顶层框架。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设计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更是品质管控的守护者。三一重工通过数字化设计平台,将工程机械故障率降至0.2%,将欧美同行远远甩在身后;据中国商飞披露超音速客机C949的多项细节,在巡航速度1.6马赫、航程1.1万公里之外,C949将音爆感知声级控制在83.9分贝,跟普通吹风机差不多,远低于协和式飞机的105分贝,重新定义了行业标杆。这些案例证明,设计已成为“中国制造”从“量变”到“质变”的核心支撑。
更深远的是,设计正在重塑国家品牌与文化话语权。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靠着巧妙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的设计,成为全球瞩目的文化符号与炙手可热的纪念品;故宫文创将千年文物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年销售额突破25亿元。在改善使用体验、提升产品硬实力之外,设计也更多体现在赋予其文化属性与情感价值上。这种“软硬兼施”的设计战略,让中国的文化底蕴与创造力通过各种品牌,在高端市场与国际巨头正面交锋。
回到开篇提到的美方“焦虑”,美国之所以陷入“两头吃紧”的窘境,正因其不愿也不能正视“中国设计”的系统性崛起。当西方仍将设计视作企业自身要考虑的任务时,中国已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从“设计强市”到“设计强省”,地方实践与国家意志正形成共振,引领全球设计战略的转变浪潮。
在全球化维度,“中国设计”更是成为大国外交的“柔性力量”。通过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周等品牌活动,“中国设计”正建立起“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深化工业设计国际合作,有效推动设计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区域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这种以设计为纽带的“创新外交”,正在改写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叙事。
当“中国设计”从“强品”到“强产”再到“强国”层层进阶,其意义已经超越了产业升级的范畴。一个制造业强国必定也是设计强国。当中国以“设计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重塑新型工业化,以“工业设计+人工智能”引爆新质生产力,这一模式标志着人类正在尝试进入智能创造的新纪元。未来的制造业强国,必是设计、科技与产业协同进化的“创新共同体”。在这场文明跃迁中,中国已用系统性创新证明:真正的崛起,从不是霸权替代,而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为世界工业文明开辟新的可能性。(作者分别是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工业所所长,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助理研究员)
-
欠债超2亿不还,昔日“稀土大王”蒋泉龙出局董事会,其子曾吃出40万“天价账单”
红星资本局7月25日消息,近期,A股稀土板块行情持续火热,热度也蔓延到了港股。不过,港股上市公司、家族企业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稀土”,00769.HK)仍处于停牌状态,没能赶上这波行情。就在7月22日,中国稀土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发现,执行董事蒋泉龙涉及的逾期未偿还债务总额已超过2亿
时间:2025-07-25 17:56:00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盟和中国应共同确保全球贸易体系开放、公平且基于规则
国际在线消息:7月24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同两位欧盟领导人共同主持了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会谈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结称,此次会晤为推动欧中双边关系在关键领域取得切实进展提供了宝贵机遇。她强调欧盟与中国在全球经贸
时间:2025-07-25 17:51:00 -
和朱迅一起舞出·藏vibe
【和朱迅一起舞出·藏vibe】美丽的西藏,不只有高原雪山,还有动人的舞步和灿烂的笑容。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CGTN现发起“一起舞出·藏vibe”Xizang Dance Time 全球社交征集活动,诚邀全球的网友们分享自己参与西藏舞蹈挑战的精彩瞬间。在社交平台发布舞蹈视频并@CGTN
时间:2025-07-24 17:43:00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宏观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宏观经济】财联社7月23日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地时间22日发布报告称,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征收进口关税的做法或将进一步对全球宏观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报告指出,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将在短期内减少全球需求,导致进口价格上涨并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此外,关税
时间:2025-07-23 06:57:00 -
人文交流为中欧关系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中国和欧盟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建交50年来,双方在互学互鉴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人文交流有声有色,为中欧关系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文明对话,从“交流”走向“融合”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庭院内,阳光洒落,微风拂面。
时间:2025-07-22 1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