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宁夏隆德县:多措并举破解农田“白色污染” 助推农业绿色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7:16:00    

来源:【宁夏新闻网】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丁炜勇 李东)近日,记者走进宁夏隆德县鑫泰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对残膜进行分拣、清洗与破碎,经高温熔融、挤压造粒等工序,让残膜“摇身一变”成为高纯度塑料颗粒。据了解,该公司专注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及销售,每年春季开启收膜工作,年回收量超7000吨,能产出800多吨颗粒,实现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

春耕时节,隆德县全力推进农田残膜回收治理,积极探寻绿色农业发展新路径。“人机结合”成为提升回收效率的有力手段。在腾发牧业的百亩农田,大型残膜搂膜机的齿轮状滚筒将深埋地下的残膜翻卷至地表,自动卷收、压缩成捆。田垄边缘与机械难以触及之处,农户们手持钉耙、编织袋仔细清理,一场残膜清理“攻坚战”有序开展。

各回收站同样热闹,工作人员忙着称重登记,一车车残膜运往指定厂房,等待送往资源化加工厂。如今,残膜“变废为钱”的观念已被广泛接受,越来越多农户主动加入“田间清膜大军”。“残膜留在地里污染环境,现在回收能换钱,买化肥能补贴点。今年残膜回收一公斤1.2元,一天能挣100多元,挺好的。”神林乡双村一组村民马义明开心地说道。

农业生产中,地膜对农作物保温、保湿、保肥及增产作用显著,但回收不当就会给土壤环境带来沉重负担。为破解难题,隆德县农业农村局创新地膜发放和残膜回收管理措施。县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彦明介绍,今年通过强化政策宣传,大力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和生物可降解地膜,今年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34万亩,生物可降解地膜1万亩。同时,推行“以旧换新” 机制,农户交售15公斤残膜,可到乡政府领取一卷政府补贴的新地膜。今年全县共投资购置400余台残膜回收机,回收残膜7000吨。

通过一系列举措,隆德县在农田残膜回收治理上成效初显,为农业绿色发展筑牢根基。

本文来自【宁夏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农业农村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进一步加强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

    人民网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李栋)1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大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创

    时间:2025-07-16 15:04:00
  • 南阳日报社百名记者走基层|果蔬飘香绘“丰”景

    盛夏时节,走进宛城区瓦店镇大山农业科技园120余亩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只见一排排整齐的葡萄架下,每一串葡萄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浑圆饱满、晶莹剔透,沉甸甸地挂在枝头,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间,或修剪或套袋,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着对丰收的期待和渴望。“葡萄种植基地目前种植有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8个葡萄品种

    时间:2025-07-07 08:14:00
  • “叫我‘麦贩子’的乡亲少了”(三夏进行时)

    左图:合作社新购置的烘干塔。 王绪双摄(人民视觉)右图:赵培国(右)与农户查看小麦质量。李丽营摄(人民视觉)从田埂到粮仓,体验山东粮食经纪人的一天 “叫我‘麦贩子’的乡亲少了”(三夏进行时)清晨4点半,天刚泛白,赵培国拧动车钥匙,开启了一天的行程。“‘三夏’就是和时间赛跑,耽误不得。”赵培国是山东省

    时间:2025-06-23 20:53:00
  • 重庆江津 椒香满城产业兴

    工人正在加工江津保鲜花椒。(资料图片)当前,正是青花椒成熟的时节。记者近日在重庆市江津区的先锋镇、李市镇等花椒产地采访时看到,连片的花椒基地郁郁葱葱,青绿饱满的花椒果缀满枝头,当地的花椒种植户和花椒加工企业正抢抓农时采收、加工和销售花椒,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江津区地处长江之畔,被誉

    时间:2025-06-21 06:49:00
  • 干热风天气频发,看新疆农业气象专家如何“见招拆招”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江斌伟)近日,根据气象预报,新疆不同农区将出现干热风天气,引发广泛关注。  干热风发生对小麦生长有何影响?6月4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新疆农业气象台气象为农服务首席吉春容,探寻干热风背后的科学原理、影响及应对策略。  记者:根据预报,近期新疆小麦种植区会出现干热风,此次干热

    时间:2025-06-05 1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