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节令之美|春和景明:4日20时49分清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0:40:00    

新华社天津4月2日电(记者周润健)又是一年清明时。北京时间4月4日20时49分将迎来清明节气。此时节,杨柳依依风拂面,莺飞蝶戏春意浓,好一派生机盎然之象。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仲春和暮春的交替。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具有节气与节日“双重身份”的特殊存在。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08年起,清明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放假一天。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所谓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民风因此厚道。我国清明节历经数千年传承,可以说是最能体现这一文化品格的节日。

清明节在每年公历的4月5日前后。是时,春暖花开,惠风和畅,天朗气清,让这一天演变成了一个扫墓祭祖、郊游踏春两大文化主题得以如愿的节日。

清明节时人们通过摆供献花、焚香叩拜、烧纸添土等方式,扫墓祭祖、缅怀故人、寄托哀思。“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段古诗动情地描述了旧时清明的祭扫场景。

“这些祭扫活动颇具仪式感,自古以来,一直都在发挥着增强家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积极作用。随着绿色环保生态理念渐入人心,如今的清明祭扫活动中已多见鲜花祭扫、植树缅怀和网络追忆等新方式,这是时代进步的一种体现。”王来华说。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好时节。古诗中说:“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描述的就是踏青春游的民俗风情,也是清明时节人们亲近和享受大自然之美的生动写照。享受春光、愉悦身心、理解生命,清明节成为一个承载着生命之悟和欣赏生命之欢的节日。

在这个梨花飘雪、海棠铺绣、雨润如酥的大好时节,人们早已沉醉其中,徜徉在花海里,沐浴在春风里,看“柳丝摇曳燕飞忙”,赏“梨花淡白柳深青”。这般春色,真是迷眼又醉心啊!(完)

相关文章
  • 北方“桑拿天”还要“蒸”多久?

    2025年7月3日,河北石家庄出现短时强降雨天气。图为市民雨中出行。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北京热带雨林”“饼干软了,衣服也馊了”……近日,北方多地出现高温高湿天气,让不少公众感到难以适应,莫不是南方的“回南天”北移了?这样的天气正常吗?专家介绍,北方出现湿热天气与西太平洋副

    时间:2025-07-05 12:25:00
  • 【健康养生】夏至,这几个养生建议,让身体更舒服

    6月21日,我们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节气。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夏至之后,太阳直射地球点开始转向南,而自然界阴阳交替变化也到达关键节点。此时,自然界中的阳气达到鼎盛,初阴始生。人体也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之变化,阳气浮越于外而渐衰,阴气始生于内而渐盛。夏至养生,应注意顺应节令特点,调整阴

    时间:2025-06-21 09:08:00
  • 傅聪:少数西方国家高举所谓保护人权大旗,却对别国任意滥施单边强制措施

    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6月16日消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联大单边强制措施问题辩论上发言。 全文如下:主席: 中方感谢你安排此次辩论,支持伊拉克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委内瑞拉代表"捍卫联合国宪章之友小组"所做发言。 当前,单边主义肆意蔓延,丛林法则甚嚣尘上,单边强制措施大行其道。在联合国

    时间:2025-06-17 08:11:00
  • 为救子入狱的父亲,走不出失去儿子的悲伤

    6月15日父亲节,于海波要去净月潭看看儿子,也给父亲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此前他从未庆祝过父亲节,这是他一生的遗憾。于海波19岁成为父亲,28岁失去儿子。儿子离世时,他在服刑——为给患白血病的儿子于佳跃筹集医药费,于海波参与偷盗变压器,获得赃款3万元,案发后因破坏电力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其间,吉林省监

    时间:2025-06-15 09:50:00
  • 矿业转型典例:贵州以绿色产业驱动经济增长

    贵州,坐落于中国西南,正着力突破传统资源开发模式,谋求经济转型。这片矿产丰饶的土地,曾因发展理念滞后、生产方式粗放,而成为全国最贫瘠的区域之一。2024年,贵州包括大数据、新能源汽车和再生资源产业在内的绿色经济占GDP比例已达48%。凭借“富矿精开”战略,贵州有力证明了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可以共存

    时间:2025-06-13 1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