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年票可用!洛阳牡丹文化节赏花游园会惠民政策出炉

20日,洛报融媒记者从洛阳市园林绿化中心获悉,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赏花游园会惠民政策出炉,王城公园、中国国花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将继续实行赏花惠民政策,12周岁(含)以下、6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等群体可免票入园,洛阳旅游年票及各牡丹园自行办理的年票、月票、晨练卡正常使用。
●免费优惠对象
1. 12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4米(含)以下儿童,凭有效身份证件及有效资格证件;
2. 6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及有效资格证件;
3.现役军人(凭军官证或士兵证)、退役军人(凭退役军人优待证)、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凭离、退休证),残疾军人、现役军人家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持有效工作证件、有效优待证件;
4.人民警察、国家消防救援人员,凭有效工作证件;
5.残疾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原件及身份证原件(视力、智力残疾者和一级、二级肢体残疾者可免一名陪护人员门票);
6.洛阳旅游年票及各牡丹园自行办理的年票、月票、晨练卡正常使用。持本人洛阳旅游年票入园赏花应走各园旅游年票专用通道。
7.市级及市级以上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八红旗手、巾帼岗位标兵、优秀教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获得者、洛阳市道德模范、最美洛阳人、身边好人、最美志愿者可免费入园赏花:
(1)洛阳市市级或市级以上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八红旗手、巾帼岗位标兵、优秀教师持本人身份证和相关荣誉证书原件;
(2)洛阳市“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获得者持本人身份证、“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证书原件;
(3)洛阳市道德模范、最美洛阳人、身边好人持本人身份证和相关证书原件;
(4)最美志愿者持本人身份证和相关文件复印件。
8.洛阳市所属各县(市、区)范围内的失业人员、低保人员、五保户人员、环卫工人、协管、协警在牡丹文化节期间非法定节假日的周一至周五,可持以下证件免票进入执行惠民办法的牡丹园赏花:
(1)洛阳市失业人员持本人身份证、失业(下岗)证;
(2)洛阳市低保人员持本人身份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
(3)洛阳市五保户人员持本人身份证、五保户供养证;
(4)洛阳市环卫工人、协管、协警持本人身份证、工作证。
9.洛阳市基干民兵持本人工作证和保障卡原件可免费入园赏花。
享受免票的游客,均凭(持)有效证件,经检票人员查验无误后免费入园。

●半价优惠对象
1. 12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不含18周岁)未成年人,凭身份证件或户口本;
2.参加全国统一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被高校录取的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凭本人有效学生证原件;
3.人民教师凭教师资格有效证件及身份证。
享受半价票的游客,需凭本人有效证件购买半价票,经景区检票人员查验证件后检票入园。(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谢娜娜 实习生 汤灿 通讯员 李继娜 文/图)
-
“畅享”免签,五一假期湖南出入境人员60%为外籍人员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6日讯(记者 李毅 通讯员 王颖 向颖)记者6日从湖南边检总站获悉,今年五一假期,湖南口岸出入境人员2.4万人次,外籍人员占比60%,其中符合免签政策入境的比例高达95.6%。(五一期间,张家界边检站候检大厅里排起了长队。通讯员 摄)五一假期,从湖南口岸入境的外国旅客中,有
时间:2025-05-06 21:22:00 -
文化盛宴点亮石首文旅新图景
来源:【今日石首】鼓乐喧天歌盛世,非遗焕彩惠民生。4月30日至5月1日,由中共石首市委宣传部、石首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欢度五一 文化惠民”系列文化活动在全市多点绽放,通过“传统文化活化展演+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创新模式,为市民游客奉上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4月30日下午6时30分,文化广场灯火璀
时间:2025-05-03 17:09:00 -
五一嗨购沈阳!“约沈阳 悦消费”狂欢季开启!N重消费福利等你来解锁 →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为大力提振消费,持续叫响“约沈阳 悦消费”促消费品牌,不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沈阳市立足“政策促消费、场景引消费、活动聚消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促消费活动,更好地满足市民和游客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首发领航点燃时尚消费新热点首发经济是提振消费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推
时间:2025-04-30 17:00:00 -
太原市内各场馆百余场活动“花”式整活儿
山西晚报讯(记者 马秀凤)4月2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五一”假期前后,太原市内各类场馆各种演出、音乐会、戏曲、展览、讲座、趣味手作等百余场精彩活动供大家参与。 据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五一”假期,为营造浓重热烈的节日氛围,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山西
时间:2025-04-30 08:08:00 -
打工新鲜事儿 | 保障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证竟能作假,漏洞咋堵上?
原标题:保障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证竟能作假,漏洞咋堵上?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陶稳阅读提示:近两年,相关部门针对特种作业操作证假证现象进行了严厉治理,但仍有不法机构和个人制假售假。业内人士提醒办证者通过正规渠道参加培训和考试。专家建议,形成全方位的监管网络,同时提高对伪造、买卖、使用假证行为的处罚力度
时间:2025-04-24 17: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