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访谈|国际月球科研站,这样建!——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新华社上海4月23日电 题:国际月球科研站,这样建!——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新华社记者宋晨、刘祯、张建松
4月23日,国家航天局在上海组织召开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发者会议,多国专家学者在会上探讨该科研站未来合作模式与协同发展路径。
新华社记者在会议现场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就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最新进展回应公众关切。
国际月球科研站可长期自主运行 持续开展科学研究
问:国际月球科研站是如何规划的?
答:国际月球科研站是由我国倡议发起、多国参与建设,位于月球表面和月球轨道的综合科研设施,以“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为宗旨的月球科研站。
国际月球科研站是长期自主运行、短期有人参与,可扩展、可维护的综合性科学实验设施。具备地月往返、能源供应、中枢控制、通信导航、月面科考和地面支持等能力,持续开展科学探测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前沿技术验证等多学科、多目标、综合性科学和技术活动。
2035年前完成基本型建设
问:目前建设进展如何?
答: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计划分为两步,于2035年前完成基本型建设,2045年前完成拓展型建设。
嫦娥七号、嫦娥八号都是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的内容,目前研制进展顺利。按照当前的研制和实施计划,国际月球科研站已有良好开端,后续会再与合作国家共同商量推进。
目前我国与合作国家共同商议,确定了科学实验、资源开发等5大科学目标。实现这些科学目标,还需“地月往返”等相配套的技术验证。如果能顺利完成这些目标,将会为全世界提供一批非常宝贵的科学成果。我们认识月球、利用月球等都将走上更高的台阶。
开展科学研究 共享科学成果
问:本次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发者会议旨在推动哪些工作?
答: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倡议得到世界多国响应,已有1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50多个国际科研机构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
大家聚集于本次会议,一方面是通报进展,统一科学目标认知。另外,各方将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与合作伙伴团队一起,共商科学与应用目标联合论证、月面选址、科研作业平台初步方案论证等,确立各自分工。
未来,我们将共同开展工程联合研制、工程和科学搭载、地面设施建设、国际规则制定和人才教育培训等共建活动,也将共享地面试验设施,共同开展科学与应用研究,共享科学成果。(完)
-
明晚,记得记得抬头看!(下次是2028年)
等待近3年,我国公众再次迎来“红月亮”。北京时间9月7日午夜至8日凌晨,天宇将上演一次壮观的月全食,我国全境可见全过程。天文科普专家提醒,这是本年度的重磅天象,感兴趣的公众不要错过。2022年11月8日,在广西南宁市拍摄的月全食。(王晋 摄)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经过地
时间:2025-09-06 12:34:00 -
月全食来了!四川这些地方可见→
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时隔3年,国内终于再次迎来月全食!9月7日晚至8日凌晨,一场精彩绝伦的月全食将上演,为今年最重磅的天象。这也是今年第二次月全食,是今年我国境内唯一全程肉眼可见的月全食。上一次在国内可见的月全食在2022年11月8日。月全食如何发生,本次有何特点,何时观看最好?记者采访了四川省天文科
时间:2025-09-06 10:41:00 -
第十七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暨第二届中国(青岛)国际海洋体育大会9月12日启幕
青岛国际帆船周将带来一场规模空前的体育盛宴。市体育局供图 9月4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5第十七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暨第二届中国(青岛)国际海洋体育大会将于9月12日至21日举办,届时将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名运动员来青参赛。 2000名
时间:2025-09-05 08:35:00 -
全国首个,首票通关!打通跨境电商出口新渠道
近日,一批来自苏州自贸片区某企业重约400公斤的货物从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出运,将发往加拿大。这是苏州前置货站通过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申报通关的首票货物,标志着苏州前置货站成功打通了跨境电商“9710”出口业务。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是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民航海关一体监管航空前置货站。自4月7
时间:2025-09-02 12:24:00 -
一份给大学新生的“成年”说明书
临近九月,各高校陆续迎来一张张崭新的面孔。步入大学,意味不再是凡事可以指望父母的孩子,而是一个需要对自己的行为、选择及其后果承担全部责任的成年人。 与中学阶段的学习不同,自主性、自律性是大学阶段学习与生活的显著特征。步入大学,你准备好了吗?图源|新华社一 此刻的你,或许正对着录取通知书发呆,或许
时间:2025-08-26 09: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