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向世界展示“香山文化”的现代活力|以文兴产 向新图强

岭南五月,文脉奔涌。
近日,广东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揭晓,中山以四部力作揽获殊荣,创下历史最佳成绩;在不久前的国际博物馆日启动仪式上,中山市博物馆荣获2025年“广东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等六大奖项;同时,《广东省2024年度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去年以510万人次游客量,位居全省第三……一项项新的突破和荣誉,既是中山文化建设的生动缩影,更是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标崛起的时代注脚。
站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潮头,中山正以文化之力书写文化兴城答卷。这里,既有上百座香山书房里漫卷的书香味道,也有龙舟竞渡、非遗集市沸腾的烟火;既有美丽乡村民宿集群勾勒的田园诗意,也有中国游乐装备制造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闯荡全球的硬核实力。今年五一假期,中山以一场场非遗巡游、一曲曲金色交响、一幕幕青春律动,将文化自信的画卷铺展于湾区热土——岐江河畔,龙舟竞渡,千年古韵与新潮演绎碰撞出火花;香山剧场内,汉服华裳与街舞电竞赛事交织,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激荡青春回响。

中山华侨公园香山书房。
文化兴城,非一日之功,却日日为新。今日中山,以文铸魂、以文兴业、以文聚才,让每一寸土地都浸润人文之光,让每一次创新都澎湃文化自信。这座城市,正以岭南气魄,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湾区篇章,向世界展示“香山文化”的现代活力。
产业集群
从“游艺发源地”到“国字号”品牌矩阵
在环球影城、长隆、欢乐谷这些知名主题公园里,最为常见的项目是什么?
答案非“过山车”莫属。
但鲜为人知的是,过山车的制造者,大部分来自中山的一家企业——广东金马游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马游乐)。
作为中国游乐行业龙头企业,金马游乐率先突破国内过山车“卡脖子”技术,自主研发了首款采用LSM电磁弹射技术的过山车。这一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为游乐装备制造业的佼佼者。
金马游乐是一家专业从事大型游乐设施、虚拟沉浸式游乐项目研发、制造、销售、安装的综合型文旅企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创新及技术积累,金马游乐自主掌握了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关键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成为环球影城等国际顶级主题乐园唯一的中国游乐设施供应商,产品远销到包括欧美在内的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金马游乐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中山市唯一一家入选企业。
中山,是中国游戏游艺产业的发源地。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第一家综合游乐园、第一家中外合资温泉酒店、第一家温泉高尔夫球场相继诞生于中山;随后,广州东方乐园、珠海珍珠乐园等大型主题公园先后推出,长江乐园也成为当时国内最早的具有现代化游乐设施的大型娱乐场所;如今,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文化产业以“游艺装备制造”和“文旅融合”为双核驱动,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山游戏游艺设备产值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并拥有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形成以金马游乐为龙头,世宇、大成、大象、金龙等品牌企业集聚的格局,推动游戏游艺研发、设计、展示、交易、生产、检测、版权、体验旅游等全产业链发展。
以科技赋能文旅产业,中山推动新质生产力与传统文脉共舞,实现从“游艺发源地”到“国字号”品牌矩阵的跃升发展。

中山城区景观。
创新引领
从“非遗活化”到“国潮出海”
文化,不仅是中山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引擎,更成为凝聚四海乡愁、滋养湾区同心的血脉纽带。
在今年春季举行的第32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上,惊艳行业的不仅有同期比增近190%的境外客商、“AI+光科技”的全新亮相,还有与“千年窑火”的跨界联合——由中山联合潮州的陶瓷灯面世,把岭南审美推向国际视野。
中山与潮州,一城以灯饰闻名全球,一城以陶瓷传承千年。今年春季灯博会期间,“CHINA LIGHTING WORLD”品牌发布,标志着两地深化协同创新的最新成果。中山市创谷众创空间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邓秋平表示,此次合作不仅是两地产业的融合,更是设计、制造资源的共享与创新的碰撞。依托鸿兴创谷的孵化平台,已联合两地设计师团队开发出30余款专利产品,其中多款斩获中山市工业设计大赛大奖,打造出具有岭南传统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的产品。
以灯博会为首秀,陶瓷灯饰还亮相广州国际照明展、香港国际灯饰展等顶级展会,并计划推向欧美、中东等市场,以“文化+设计+科技”为引领,抢占国际高端市场。
中山产国潮玩具,已经开始了全球布局步伐。
从代工转型自主品牌,中山市德必胜玩具有限公司创新性将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等传统文化融入玩偶设计,其“东方韵”系列在东南亚市场深受欢迎,成为“国潮出海”的典型案例,一跃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近年来,中山文创产业依托非遗资源与制造业基础,逐步形成“传统文化+现代设计+产业协同”的发展模式——
国家级非遗项目“醉龙舞”实现跨界传播,登上乌镇戏剧节、快手新春戏曲晚会等舞台,并衍生出“意趣醉龙”研学套装、树脂摆件等文创产品,成为大湾区游客喜爱的旅游手信。

龙舞(醉龙)是中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中通道火出圈,由中山文创企业推出的相关木雕小夜灯、建筑元素冰箱贴等系列产品,一度成为“爆款”,跻身链接湾区文旅的新“城市名片”。
文化浸润
从“富口袋”到“富脑袋”
日照西斜,悠扬的丝竹之声从古色古香的日东祠内传出——笛子、琵琶、二胡等民族乐器,演奏出《金蛇狂舞》《彝族舞曲》《二泉映月》等经典曲目。祠堂内座无虚席,观众在品尝茶点的同时,“沉浸式”感受民乐的魅力。
这是今年3月30日,中山市文联在三乡镇古鹤村举办的“艺起乡村行 三月春艺浓”系列活动,在“家门口”为群众献上一场文化盛宴。
文化盛宴走进文化古村。
在香雾氤氲的沉香馆,可欣赏到珍贵的沉香藏品;在岐澳小馆,与馆长一同品鉴古老的陶瓷器皿;古鹤群芳戏院内,非遗传承人轮番表演咸水歌、粤剧、木偶戏、相声及粤语讲古等节目;成荣美术馆内,名家墨宝集中展出;场馆内,数百名市民游客驻足欣赏,拍照留念……
文艺下乡、文艺工作者助力“百千万工程”,是中山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张名片。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中山积极引导文化文艺人才扎根乡村,率先在全省推广“文化村长”模式,选聘一批文化文艺人才下沉到村居,赋能“百千万工程”,共促乡村文化繁荣,推动村民从“富口袋”向“富脑袋”转变。
中山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化文艺人才下沉乡村,将坚持需求导向,根据镇街、村(社区)的资源禀赋,分类施策,推行群众“点单”、文化“上菜”,整合市、镇两级文化资源,建立“文化菜单”资源库,实施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极大地推进了中山文化建设。2024年,中山文化建设迎来新突破:孙中山纪念馆完成修缮,香山书院建成开放,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突破100个,大型原创音乐话剧《中山先生》成功首演;举办各类公共文 化活动1.6万场次,受惠群众约1200万人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山籍运动员陈艺文、汪雪儿在2024 年巴黎奥运会勇夺两金一铜,实现中山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沙溪篮球队卫冕全国“村BA”冠军……

全新升级的大型原创音乐话剧《中山先生》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上演。
坚持精神文明建设赋能,中山深入活化闲置老祠堂、古建筑、旧侨房,打造成为传播现代文明的礼堂,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保护、利用好醉龙舞、咸水歌等本土非遗文化资源,办好“村BA”、金色大地音乐会、民俗文化节等品牌活动,丰富群众文体活动。
通过市、镇、村联动,中山带动文艺、文旅、社科、文化数字化领域人才下沉乡村,发展文学、艺术、乡村电商、农文旅等文化项目,培育一批文化品牌。
撰文:罗丽娟 苑世敏 胡坚桐
摄影:叶志文
【作者】 罗丽娟;叶志文;苑世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绘就沂蒙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临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综述之三
■深入贯彻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绘就沂蒙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全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综述之三在临沂客户端讯陌上花开蝶自来,金鱼跃池富民欢。沂水县诸葛镇“陌上花开”乡村振兴片区的养殖池里,14万尾观赏鱼“游”向全国各地;兰陵蔬菜大棚里,鲜嫩的蔬菜通过冷链车直抵上海菜场,丰富着长三角群众的菜篮子
时间:2025-08-24 01:19:00 -
拓展内容维度,提升互动体验,长春世界雕塑园“雕塑无界·青春无限”第二周活动即将开启
8月23日至24日,由市委宣传部统筹,团市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等十余部门联合承办,市城建集团具体执行的“雕塑无界·青春无限”第二周主题活动将于长春世界雕塑园精彩继续。在首周成功吸引5.5万市民游客的基础上,本周活动进一步拓展内容维度、提升互动体验,以更丰富的艺术形态、更年轻的
时间:2025-08-22 16:10:00 -
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延边站报名开启
央广网长春8月21日消息(记者舒震 见习记者郭明彤)以千年文脉铸就时代风骨,用中华经典激荡盛世回响!日前,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延边站活动报名通道正式开启。中华经典诵读大会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独家策划的大型文化展演活动,具有社会公益性、民间参与性、专业权威性。活动旨在引导、鼓励全社会共同诵
时间:2025-08-21 17:06:00 -
枣阳供电:创新警示教育模式 筑牢廉洁从业防线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云鹏、龚雨溪)“每次参加公司的廉洁教育活动,都让我深刻认识到纪律红线不可触碰。”国网枣阳市供电公司一名基层员工在参加警示教育后深有感触地说。今年以来,该公司聚焦警示教育实效性,通过创新教育形式、深化文化浸润、强化监督问责,推动廉洁教育入脑入心,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
时间:2025-08-20 11:36:00 -
鲜明阐述西夏文明的中华文明属性
榆林窟第3窟东壁南侧五十一面千手观音变中的犁耕图 资料图片榆林窟第3窟东壁南侧五十一面千手观音变中的舂米、杂技场景 资料图片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编者按近期,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李华瑞新著《回望贺兰:西夏文明史再研究》由中华书局出版,恰逢不久前西夏陵被列入《世界遗
时间:2025-08-16 0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