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德合作,如何“湘”“德”益彰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婷
当地时间4月13日,德国慕尼黑,第34届德国宝马展Bauma2025落幕。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等湖南“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携带最新产品,在这个全球工程机械展会顶级舞台上“大秀肌肉”。
湖南企业在德国闪耀世界,德国“智造”也正扎根湖南、辐射全球。
德国为何是湖南的重点经贸往来国家之一?随着来湖南的德企越来越多,湖南还需要做什么?
含“德”量满满,湖南德国经贸交流频繁
今年以来,湖南跟德国的互动频繁。
2月19日至21日,湖南省代表团新年出省“首访”,在长三角地区考察德国易福门电子、舍弗勒太仓工厂等地,行程含“德”量满满。
3月中旬,湖南省商务厅印发《2025年对德招商合作工作方案》,实施对德产业链精准招商。
3月30日至4月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率湖南省代表团访问德国,与舍弗勒、易福门电子、弗劳恩霍夫无损检测研究所等知名企业、研究机构深入交谈。
其间,中联重科德国工厂(二期)项目开工,这是湖南装备制造企业在欧洲独资建设的首个研发制造基地项目,达产后可年产工程机械设备超1000台,产值约3亿美元。
4月8日,近10家德国企业带着产品或技术来到湖南湘江新区,2家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项目、2个湘德合作项目签约落地。
产业共赢,探索对德合作新模式
湘德产业合作,中联重科是一个“样本”。
2018年,中联重科全额收购德国老牌塔机制造商——威尔伯特公司。
中联重科的“中国技术”、营销网络和资本优势,加上德国老牌工厂的品牌效应和在欧洲的业务资源,使双方市场占有率都得到迅猛提升。
中联重科塔式起重机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威尔伯特2024年营业收入较收购之初增长68.9%。
“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这句德国的谚语,是湘德产业共赢的极佳注解。
德国“工业4.0”与湖南“智造强省”战略一拍即合,两地创新研发、产业合作打开新空间。
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与杉杉合资成立巴斯夫杉杉,将科技研发团队集聚长沙,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
舍弗勒在湖南前瞻布局大中华区第二研发中心,看中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丰富产业生态;
索恩格在长沙布局电动系统全球新能源研发中心,全面发力新能源赛道……
德国中小企业中的“隐形冠军”,也在湖南这片制造沃土上生根发芽。
去年7月,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湖南)揭牌,中欧跨国采购平台项目、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项目、晓枫汽车车路协同研发总部项目等落地于此。
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认为,湖南正开辟一条以产业合作为基础、以中小企业合作为亮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对德合作新模式。
强强联合下,德国成为湖南在欧洲最大的投资与技术合作伙伴。
目前,德国在湘企业33家,其中世界500强7家,总投资额约17亿美元;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37家湘企“走出去”与德企合作,投资超8.6亿美元。
更紧密握手,湖南还需要做什么
湖南的综合成本优势,如何与德国先进技术优势更“紧密握手”?
根据《2025年对德招商合作工作方案》,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石化、生物医药和先进钢铁材料等六大产业链是湖南对德招商重点。
湖南将精准对接德国“隐形冠军”及“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引德企来湘,湖南自己也得表示出诚意。更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更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更丰富的产品应用场景……终极目的,都是让德企在湘投资更便利、前景更广阔。
产业发展的同时,随着来湘的德国企业越来越多,德国人越来越多,教育、医疗、支付等国际化服务能力,以及国际化社区的发展,都需要提上日程。
不妨看看江苏太仓的经验。江苏太仓素有“德企之乡”美誉。当地政府不仅在工业领域吸引德企,还致力于为德国人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德国风情街、中德友好幼儿园等生活设施相继建成,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把太仓视为“第二故乡”。
湖南加强对德合作,这些都是可学可用的现成经验。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德国人来湖南,共同工作,切磋“德语”,一起嗦粉。
-
内蒙古储能产业发展迎来加速期
日前,内蒙古召开储能企业座谈会。会上,明确要求聚焦储能产业集群,狠抓龙头企业招引,狠抓延链、补链、强链,狠抓人才培养,狠抓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实施好助企行动,进一步做大做强储能产业。 这场座谈会释放出内蒙古进一步做大做强储能产业的积极信号,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 远景蒙新集团建设的全球最大容量
时间:2025-04-15 11:10:00 -
欧佩克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
新华社维也纳4月14日电(记者孟凡宇)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4日发布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下调对2025年和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报告说,下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近期关税政策对石油需求的预期影响。报告显示,欧佩克将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较上年增长量预期从145万桶下调至130万桶,调整后的
时间:2025-04-15 06:19:00 -
湖南株洲小伙黄著龙:希望回到家乡,开辟新的市场渠道 | 青春就该创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璐“我们的平台产品适用于病组付费(DRG)支付方式改革,助力医院轻松适应DRG改革”。4月13日下午,在湖南省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进校园活动重庆大学专场的路演现场,兴养(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著龙瘸着脚站在台上,信心满满地向台下的评委们介绍自己的创业项目,眼神坚定而执着
时间:2025-04-14 22:32:00 -
中国造摩托车热销海外 浙江两个月出口120万辆
浙江是全国主要的摩托车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近年来,摩托车行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通过细分赛道、产品创新、全球多元化布局,体现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韧性和发展潜力。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浙江出口摩托车120万辆,同比增长13.3%。连日来,位于浙江台州的这家摩托车企业的车间里一派忙
时间:2025-04-14 15:26:00 -
各地多个新型储能项目加速落地 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新型储能”列为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并强调其作为国家能源战略转型的重要支撑作用。开年以来,各地加速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在新疆吉木萨尔,100万千瓦光伏+100万千瓦时全钒液流储能一体化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作为吉瓦时级的钒电池储能项目,具有安全性高、充放电循
时间:2025-04-14 0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