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件清代字画出境被海关截获,画中花鸟惟妙惟肖
近日,北京海关所属首都机场海关在出口快件渠道查获清代文物2件。现场关员对出境快件进行监管时,对一票快件进行开箱查验,发现疑似文物。经国家文物局鉴定,上述疑似文物中有2件字画为清代文物,属于国家禁止出境的一般文物。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
让青年与文博双向奔赴 四川博物院“青年之家”正式启动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在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的四川博物院,不仅可以学习如何通过镜头记录文物之美,还可以了解文创产品开发全流程,更有丰富的课程涵盖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听起来是否令人心动呢?如今,这样的景象不再存在于想象之中,而是成为了现实。四川博物院“青年之家”启动7月1日,四川博物院“青年之家”项目启
时间:2025-07-01 19:16:00 -
侯爷也爱“扎针”?海昏侯墓发现我国迄今最早钢制医用毫针!
【来源:江南都市报】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一项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显示,海昏侯墓出土的针状金属物被确认为最早的采用炒钢技术制作的医用毫针,是西汉时期医疗器具在材料和形制上嬗变的直接证据,对研究中国针灸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图为海昏侯墓出土的玉管及其内的医用针具。(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海昏
时间:2025-06-26 15:48:00 -
大国重器!国产载人潜水器,跋涉万米深海
原标题:国产载人潜水器,跋涉万米深海(瞰前沿·大国重器)图①:“奋斗者”号。孔 秀绘图②:游客在参观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张 茂摄(影像中国)图③:文物工作者使用深潜设备对水下文物进行提取(资料照片)。国家文物局供图(新华社发)图④:海葵群落。
时间:2025-06-07 09:26:00 -
夜光杯市民读书会
“考古不再只是挖挖挖,文物不再只是藏藏藏。”听到这句话,在场的读者都发出了赞同声。6月6日下午,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高蒙河以“当不老好奇心遇见年轻考古学”为题,主讲夜光杯市民读书会第四十四场活动,这也是由上海博物馆和新民晚报联合推出的“爱在博物馆——乐龄行动”系列活动之一。考古就在身边高
时间:2025-06-07 00:07:00 -
错标钓鱼岛!“问题地图”笔记本不得入境
记者5月23日从北京海关获悉,首都机场海关近日在快件渠道查获“问题地图”笔记本60件。据悉,该笔记本将中国钓鱼岛错误标注为“尖阁诸岛”,严重损害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据介绍,现场关员在对进境快件进行监管时,对一票申报品名为“笔记本”的快件查验时发现异常。该票快件内包含60套笔记本,笔记本中地图将中国钓
时间:2025-05-24 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