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评:“我的生活”不容他人上架售卖
“只需花费0.1元,就能买到上千张不同场景的实况Live图。”日前,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有商家挂出售卖Live图的商品链接,这些打包的图片价格不一,有0.1元即可“解锁”的2000张日常生活照,也有5元带走的精致欧美旅行记忆,照片场景之多让人眼花缭乱。这些图从何而来?谁在购买这些照片?记者调查发现,其中部分实况图来自社交平台用户公开发表的图片。(《重庆晨报》4月15日)
在数字时代的今天,从美食美景到日常学习工作,在社交平台发图分享生活点滴,已经成为不少人的习惯。人们在社交平台发图分享生活点滴,记录生活历程,是基于社交互动的信任,是一种自我表达,释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也方便清晰回忆过去的时光。
然而,公开不等于“同意”,并不意味着默许他人将照片肆意使用,更不等于默许商家将自己的私人生活点滴转化为商品。这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我的生活”被商家打包成牟利的商品,明码标价在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商家兜售,最后变成他人在社交平台拼凑成所谓的“精致生活”。这种偷窃“我的生活”的行为,不仅不道德,而且突破了法律底线。
从法律角度说,无论“我的生活”有没有露脸,能否识别出特定自然人,但只要未经本人授权许可,“我的生活”被他人擅自上架售卖,就属于侵权行为,至少涉嫌侵犯著作权。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生活点滴属于摄影作品,享有著作权,包括发行权、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使用其作品的,需要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责任。
另外,未经许可上架兜售的“我的生活”,如果包含露脸照,则涉嫌侵犯肖像权;如果包含如人脸、定位等可识别身份的信息,则涉嫌侵犯个人信息权。《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当“我的生活”变成他人牟利的商品,监管不能置若罔闻,依法查处非法兜售“他人生活”的商家,及时下架相关商品。电商平台、社交平台要加强审核责任,核实“我的生活”来源合法性,禁止售卖来源不合法的“我的生活”,尤其是应通过技术比对手段,精准识别出相似、相同照片,给予屏蔽、封禁账号等处理。大众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他人“偷窃”,一旦遭遇侵权,及时依法维权。
总而言之,“我的生活”我做主,容不得他人肆意践踏,未经本人授权和许可,任何人都不能擅自使用。
文:何勇
-
和朱迅一起舞出·藏vibe
【和朱迅一起舞出·藏vibe】美丽的西藏,不只有高原雪山,还有动人的舞步和灿烂的笑容。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CGTN现发起“一起舞出·藏vibe”Xizang Dance Time 全球社交征集活动,诚邀全球的网友们分享自己参与西藏舞蹈挑战的精彩瞬间。在社交平台发布舞蹈视频并@CGTN
时间:2025-07-24 17:43:00 -
平台企业送外卖是“大材小用”吗?
刚刚过去的周末,美团、淘宝、京东等平台再度重金押注“超级星期六”,将外卖“战场”热度推向新高。消费者各种免单券、大额优惠券抢得很开心,企业也为单日订单量实现新突破发出了喜报。不过,也有网友发问——我国的平台企业为啥总想送外卖?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问题反映了人们对我国互联网巨头创新方向的关切与期待
时间:2025-07-16 06:39:00 -
68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1点点”“老乡鸡”“杨国福”“斗鱼”“马蜂窝”在列
据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日前通报,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68 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斗鱼”、“杨国福”、“老乡鸡”、“马蜂窝”等在列。在 App 首次运行时未通过弹窗等明显方式提示用户阅读隐私政策等收集使用规则;以默认选择同意隐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征求用户同意;隐私政
时间:2025-07-13 15:22:00 -
刚刚,关税突发!特朗普宣布→
△特朗普(资料图)当地时间7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布致墨西哥和欧盟的信件,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美国将对来自墨西哥和欧盟的输美产品征收30%的关税。特朗普在信中表示,如果墨西哥在打击贩毒集团、阻止芬太尼流入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或欧盟愿意向美国开放贸易市场、取消关
时间:2025-07-12 21:50:00 -
呼和浩特发布告诫书!涉及直播间销售涉老用品行为
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部分商家为规避监管通过个人微信、企业微信、微信群等私域渠道将顾客引流至线上在网站、平台、小程序等开设直播间假借“养生讲堂”“健康咨询”等名义进行夸大、不实宣传诱导老年人线上下单或线下消费为维护老年人合
时间:2025-07-11 0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