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国法院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
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39.42万人次,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同时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失信名单人数延续了2024年的负增长趋势。
这是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据介绍,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的主要手段就是删除失信信息。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提前删除失信信息,及时帮助其修复信用。
最高法执行局局长黄文俊在会上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立审执协调”机制运行更加顺畅,打击失信和规范执行齐头并进,助力激发市场活力。
法院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关乎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兑现,关乎司法权威和公信力。最高法研究室主任周加海介绍,2024年全国法院共执结911.82万件案件,执行到位金额超过2万亿元,积极推动将胜诉当事人“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服务法治社会、诚信社会建设。
据悉,人民法院今年一季度执行完毕率44.32%,执行到位率56.74%,双双保持高位。同时,执行案件平均结案时间72天,环比稳步缩短。
交叉执行是最高法持续推进执行改革的重要举措,即通过运用督促执行、指令执行、提级执行、集中执行、协同执行等方式,有效防止权力、关系、人情干扰,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执行质量和效率。
权威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至今年3月末,全国法院交叉执行案件近30万件,取得实质进展或化解近1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近1600亿元。
最高法当日还发布了6件执行实施专题指导性案例,这是自2010年指导性案例制度建立以来,最高法首次发布执行实施专题指导性案例,涉及提级执行、集中执行、指定异地执行等交叉执行方式的运用,执行立案前保全扣划措施的适用等,有效满足司法实践需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冯家顺 罗沙
-
一季度全国法院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
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39.42万人次,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同时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失信名单人数延续了2024年的负增长趋势。这是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据介绍,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的主要手段就是删除失信信息。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
时间:2025-04-07 21:03:00 -
人民网评:干净干事创造新伟业
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2012年12月4日,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到一个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短短600余字,掀起一场激浊扬清的风气之变,塑造了时代,也改变了中国。从正本清源
时间:2025-04-07 20:39:00 -
亮眼数据盘点清明假期蓬勃活力 各地“春日经济”不断升温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今年清明假期,赏花踏青、户外运动等消费火热,各地“春日经济”不断升温。清明假期,全国各地迎来赏花客流高峰,带动城市休闲和乡村旅游发展。四川等地推出直升机观花项目带领游客“云端瞰花”,全方位畅游花海;上海樱花节首次推出夜樱观赏体验,多元消费场景融合焕新。温泉康养、户外露营等在
时间:2025-04-07 15:09:00 -
独居老人增多,日本2023财年约4.2万具遗体无人认领
日本政府估算,2023财年全国约有4.2万具遗体无人认领,由地方政府安排火化或埋葬事宜。日本媒体说,这种情况与日本独居老人日渐增多有关,如何妥善处理他们的身后事将成为政府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日本共同社6日报道,受日本厚生劳动省委托,日本综合研究所调查了约1160个地方行政机构,推算出2023年4月至
时间:2025-04-07 14:43:00 -
4月7日,中国海警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据“中国海警”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7日,中国海警2303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据悉,这是中国海警依法开展的维权巡航活动。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李婷
时间:2025-04-07 1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