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清明小长假,烟台22万余人次现场祭扫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6:55:00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王晓鹏 杨晓琴 摄影报道)今天是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小长假三天,全市各殡仪馆和大型公墓共接待220748人次现场祭扫。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低碳环保、绿色生态的祭奠方式,在慎终追远的同时,为清明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

以花寄情 移风易俗树新风

清明节期间,记者走访我市各殡仪馆、墓地发现,鲜花祭奠、网上祭奠等低碳且又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清明节的“低碳”观念深入人心。 鲜花祭祀已成为主流,一束鲜花、一句寄语,表达的是无尽的思念,彰显的是文明祭祀新风。

“现在都没有人带烧纸了,更愿意选择使用鲜花来祭祀,鲜花比较卫生,也比较符合现在的文明祭祀。”清明节当天上午8点多,市民徐先生和家人一起开车到达芝罘区殡仪馆,在馆内的鲜花店停下脚步,购买了两束黄白相间的菊花。

在前往墓园的道路上,记者看到,来祭奠亲人的市民,几乎人手一束菊花或绢花,有的还用手推车推着插满菊花的花篮。此外,还有市民手捧绢花或盆栽鲜花祭祀,鲜见有带烧纸的。

今年,芝罘区殡仪馆工作人员像往年一样,为市民准备好千枝鲜花换纸钱,前来领取鲜花的市民也都没有带纸钱。在芝罘区殡仪馆骨灰堂里的寄存室里,每个储存格里都摆放有鲜花、绢花等物品,没有一个焚香烧纸的。骨灰堂前的几棵松树上,记者看到前来祭祀的市民还将菊花、白色的纸花等放在了树上,用这种方式来寄托哀思。 不点蜡烛、不烧纸钱,青山绿水间,鲜花寄思念。

如今,不少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在祭祀观念上发生了转变,给传统节日增添了文明、绿色的内涵。

以声寄思 在诗词之美中缅怀先人

4月3日,“诗韵祭忠魂”2025清明节诗歌朗诵会在回龙山功德园胶东子弟兵广场隆重举行。

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全场人员庄严肃立,高唱国歌,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敬意。随后,众人在回龙山烈士陵园向烈士敬献白菊,以表哀思。

朗诵会上,众多朗诵爱好者齐聚,用深情朗诵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敬仰。烟台市朗诵艺术家协会成员朗诵的《英雄》《烟台的海风》《胶东英雄》等节目,或激昂饱满,或韵律优美,或着重讲述地方英雄事迹,展现了革命精神与地方红色文化魅力,带领市民重温先烈的奋斗历程,缅怀其不朽功绩。

莱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清明节不仅是祭奠先人的节日,更是传承文化、弘扬美德的重要契机。借助清明诗会,希望市民能在忙碌生活中稍作停歇,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引导市民在诗词之美中缅怀先人,敬畏生命。

云端寄情 别样的祭奠同样的缅怀

祭祀活动重于心而不拘于形,通过网络一样可以达到祭奠先人、追思哀悼的目的。清明期间,不少市民通过网络创建“网上纪念馆”,在线上进行“祭拜”,足不出户就可开展祭扫活动。

“母亲,清明节再一次犹如看见您的身影,不住地去想,不住地去回忆……”清明节,市民赵女士在一家“云祭扫”平台,为母亲建立了“网上纪念馆”,留言区里,满满的都是女儿对妈妈的思念。“今年碰巧在外地,所以只能网上祭扫。”赵女士说,在她看来,祭扫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别样的祭奠,同样的缅怀。

记者在祭奠网页上看到,在逝者纪念馆,用虚拟的方式为他们上一炷香,敬一杯酒,献一束花,点一首歌,写下自己内心深处的话语。这种哀思将穿越生死和时空,成为众多的网友选择的祭扫方式。只要打开手机或电脑,就可以在屏幕上进行祭扫,在这里以文明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追忆逝者。 代客祭扫替家属遥寄相思。

烟台回龙山功德园云祭扫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云祭扫平台的创建人数比往年增加不少。除了云平台祭扫。现在代客祭扫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大家也正在逐渐接受这样的文明绿色的祭祀方式。随着文明祭祀的种类增多,不仅是代客祭扫、敬献鲜花等服务方式,园区还会根据需求制定更人性化的方案,向市民提供更多绿色环保的缅怀方式,正因如此,在清明假期中,越来越多的市民摒弃了传统祭祀方式。

“文明祭扫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是一个社会对于传统与现实之间平衡的智慧。人们应当意识到,祭扫活动的核心不在于具体的形式,而在于表达对先祖的敬意和思念。”据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清明节回归清净与文明,不仅能充分彰显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也是对传统节日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种植纪念树、网上祭扫或家庭“追思会”等文明殡葬方式成为新的祭扫方式,代客祭祀也成为一种全新的文明祭祀方式。我市民政部门持续推广敬献鲜花、绿化植树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长期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光信箱”等活动,努力倡树移风易俗时代新风。

责任编辑:赵成玉

相关文章
  • 龙田镇:红白喜事“打招呼”倡新风护安全

    在农村地区,红白喜事作为承载乡邻情感的重要场景,常因人员集中、流程复杂,既存在食品安全等安全风险,也易滋生铺张浪费、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为破解这一难题,龙田镇开展红白喜事“打招呼”活动,将移风易俗倡导与安全保障服务相结合,既为群众织密安全防护网,又以文明新风守护淳朴乡邻情,让农村红白喜事既“有温度”

    时间:2025-08-28 15:29:00
  • 铜川市耀州区: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明之花遍地开

    移风易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铜川市耀州区以培育文明乡风为目标,多措并举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从制度保障到阵地建设,从宣传引导到实践养成,让勤俭节约、崇德向善的新风尚在城乡大地落地生根。“铜川人民听党话,强国复兴决心大。移风易俗开红花,让文明新风进万家。提倡婚事要简办

    时间:2025-08-19 16:31:00
  • 福州市青少年暑期公益课堂“加油包”上新

    童行有礼 文明一夏福州市青少年暑期公益课堂“加油包”上新孩子们剪榕树叶,绘制城市地标贴画。记者 石美祥 摄学非遗技艺、探科技奥秘……近日,福州市委文明办精心推出一系列“童行有礼·文明一夏”未成年人暑期文明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搭建起学习知识、拓宽视野、互动交流的成长平台,让他们的暑期生活满载知识、充盈趣

    时间:2025-08-19 09:52:00
  • 鲜明阐述西夏文明的中华文明属性

    榆林窟第3窟东壁南侧五十一面千手观音变中的犁耕图 资料图片榆林窟第3窟东壁南侧五十一面千手观音变中的舂米、杂技场景 资料图片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编者按近期,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李华瑞新著《回望贺兰:西夏文明史再研究》由中华书局出版,恰逢不久前西夏陵被列入《世界遗

    时间:2025-08-16 04:40:00
  • 吓人!网购的绿植竟然“附赠”10条活蛇

    几天前,家住小康大道的杨先生网购了一盆绿植,之后一家人就外出旅游了,等回到家时发现家中竟然多了一群"不速之客",大家都被惊出一身汗。杨先生:“我们一进家,在盒子下面发现一条,过来花盆上有一条,那边又翻到两条,门背后又翻出一条,所以现在根本弄不清还有多少条。”杨先生在家里发现的是蛇!事发前一周,杨先生

    时间:2025-08-15 1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