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沪航17号”服务海葬35年,海葬航程已达979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8:09:00    

近日,交运集团“沪航17号”轮船从吴淞码头出发,执行今年第19次特殊使命:前往横沙岛附近水域,进行一场海葬仪式。轮船缓缓行驶在长江水面,船舱内,一场简短庄重的告别仪式正在进行。约一个小时后轮船到达目的地,肃穆悠扬的乐声中,195位家属依序走向甲板,将逝者骨灰连同芬芳的花瓣一起撒入大海。

这场海葬仪式是由上海市民政局牵头,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与交运集团上海客运轮船有限公司合力开展的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公益海葬项目。江浙沪居民可通过网上预约免费参与,并享受当地政府的绿色殡葬补贴。

此次海葬活动是苏州专场,而“沪航17号”作为“海上告别厅”,已经为海葬服务了35个年头,航班见证了来自苏州的101位逝者于海长眠,魂归自然。

上海是中国最早推行海葬的城市之一。1991年,首批骨灰在长江入海口缓缓沉入碧波。当时,土地资源已显紧缺的上海,以“向海而生”的智慧开辟了殡葬改革的新路径。数据显示,海葬推行的前十年,年均海葬量仅500例左右,但这一举措为后来者锚定了方向。截至2024年,上海的海葬航程已达979次,帮助8万多位逝者魂归自然,超31万人次在潮声中与亲人完成最后的告别。

如今,文明、节俭、环保的海葬正被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接受。2009年,长三角地区海葬年度总量突破2000例。到2023年,有8173户家庭选择让亲人化作“沧海繁星”,相当于每天有22个家庭选择这种绿色告别方式,仅这一年的海葬人数就是头10年总和的1.5倍。35年间,海葬从“小众选择”跃升为城市殡葬改革的标杆,凝结着长三角地区7万多户家庭的情感认同。其生态价值也十分显著,节约土地超400亩,相当于38个标准足球场。此外,“网络纪念馆”“海葬公祭日”等后海葬服务,更是延续了家属的思念,让传统孝道在环保理念中焕发新生。

原标题:《“沪航17号”服务海葬35年,海葬航程已达979次》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解敏

相关文章
  • 上海中心城区首条定制化低空观光航线启航,普陀进入“啡尝苏州河”时间

    上海中心城区首条定制化低空观光航线启航,环球观光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揭牌,普陀区10家优选咖啡馆及2025版咖啡地图发布,环球港52楼观景平台上海最高户外婚姻登记点启用……5月19日,由普陀区文旅局主办的2025“啡尝苏州河”艺术生活季正式启动。赴苏州河畔“啡尝”之约围绕“咖啡+”“引流量”“促消费

    时间:2025-05-20 07:27:00
  • 永福路52号门前,打卡AI《大闹天宫》《宝莲灯》动画

    永福路52号门前,AI《大闹天宫》《宝莲灯》动画成路边风景。不少行人从透着蓝色灯光的展墙前经过,总忍不住驻足看上两眼。5月10日至18日,由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电影)、即梦AI共同呈现的“未来影像计划·AI动画创作周”线下展映亮相,数十件获奖作品在这座诞生了多部经典电影剧本的建筑里展出。

    时间:2025-05-12 22:04:00
  • 高解春:上海冷面里的市井与光阴

    陕西南路梧桐叶筛下的光斑落在东泰祥的玻璃橱窗上,我看着隔着玻璃的不锈钢操作台上戴着白帽子的厨师把碱水面抛入沸水,电子计时器“嘀嘀”作响,冷面在冷气间的托盘上放着。邻座的老人突然大声笑起来,原来他那三四岁的小孙女用筷子将蘸满花生酱的冷面放入嘴中,酱汁将小女孩的半个脸庞和嘴角涂满。服务员姑娘送上我的三丝

    时间:2025-05-05 20:06:00
  • “1800元的出口商品219元拿下”!上海人假期疯狂“捡漏”,这里外贸好东西都卖爆了,新品还将接力上市

    “这把摩卡壶可以直接放在煤气灶上煮吗?”“这双鞋有37码吗?我想试试这个颜色。”“金枪鱼罐头的保质期多久?原味的多拿两盒。”“五一”小长假,申城各大商场超市人头攒动,“外贸优品”专区更是销售火爆。新民晚报记者走访第一食品商店、环球港、永辉超市等,见到不少出口转内销的商品获得市民青睐。品质与实惠兼得圆

    时间:2025-05-05 18:24:00
  • 太火爆!“兵马俑都快没地方站了”“黄山三四百米路堵了40分钟”

    “五一假期”迎来第二天据交通运输部今年“五一”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4.2亿人次各大热门景区状况↓黄山5月1日、2日,多位到黄山景区玩的游客发视频表示,黄山游客众多,有的地方因为游人多,堵得走不动。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诸如在“一线天”等景点,因为景点道路十分狭窄,游客们都在排队等待通过,

    时间:2025-05-03 1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