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算是误导消费
误导消费是指 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以虚假信息来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具体来说,误导消费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虚假宣传:
经营者通过虚假或夸大的信息来宣传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导致消费者基于这些信息做出购买决策。
隐瞒信息:
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故意隐瞒重要信息,如商品的真实情况、服务的限制等,使消费者无法做出正确的购买选择。
欺诈行为:
经营者通过虚假的销售手段,如假冒伪劣商品、虚假价格表示、虚假的促销活动等,来欺骗消费者,获取不正当利益。
误导性广告:
广告发布者发布虚假或误导性的广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造成经济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商家或经营者不得提供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消费者在受到误导消费时,有权要求商家或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责任。
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应保持警惕,仔细核实相关信息,避免被虚假宣传或误导性信息所欺骗。同时,对于发现的误导消费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新国标即将实施 多款电动自行车下架 “旧国标”车怎么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9月1日实施。近日,有电动自行车品牌在多个电商平台下架所有电动自行车,还有电动自行车品牌下架多款热门电动自行车。多款热门电动自行车线上下架 线下售卖记者查看某电动自行车品牌的多个电商平台店铺发现,电动自行车品类相关产品已经全
时间:2025-07-19 12:38:00 -
平台企业送外卖是“大材小用”吗?
刚刚过去的周末,美团、淘宝、京东等平台再度重金押注“超级星期六”,将外卖“战场”热度推向新高。消费者各种免单券、大额优惠券抢得很开心,企业也为单日订单量实现新突破发出了喜报。不过,也有网友发问——我国的平台企业为啥总想送外卖?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问题反映了人们对我国互联网巨头创新方向的关切与期待
时间:2025-07-16 06:39:00 -
呼和浩特发布告诫书!涉及直播间销售涉老用品行为
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部分商家为规避监管通过个人微信、企业微信、微信群等私域渠道将顾客引流至线上在网站、平台、小程序等开设直播间假借“养生讲堂”“健康咨询”等名义进行夸大、不实宣传诱导老年人线上下单或线下消费为维护老年人合
时间:2025-07-11 09:51:00 -
侯马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联合侯马市公安局开展肉类食品专项检查
为深化食品安全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规范肉类及其制品市场经营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近日,侯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联合侯马市公安局开展肉类食品专项检查。本次检查以秦村农贸市场为重点场所,具体检查进货渠道是否规范可溯源,是否能够提供肉类检验合格证明,是否销售来历不
时间:2025-07-04 11:56:00 -
@消费者,这份“618”网购消费提示请查收
一年一度的“618”网络集中促销活动已经拉开帷幕。面对超长促销期,屏幕前的你是否已经做好攻略开始“买买买”了呢?今年的促销活动又有哪些消费陷阱需要特别留心?别急,这就为您奉上消费指南!为了让广大消费者更加放心消费,浙江省消保委联合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消保委发布“618”网络购物消费提示,快来看看吧
时间:2025-06-13 0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