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大棚怎么浇地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3:56:15    

大棚浇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看天浇水

晴天时,应在上午10点前后浇水,避免在下午浇水,以减少水分蒸发并防止晚上湿度过高导致病害。

阴雨天或气温较低时,应减少或避免浇水,防止湿度过高引发病害。

浇小水并膜下浇水或滴灌

避免一次性浇大水,以免水分蒸发到空气中的比例过高,导致晚上水滴凝聚在蔬菜器官上,增加病害风险。

膜下滴灌或渗透浇水可以限制水分蒸发到空气中的比例,有效控制棚室空气湿度。

适时浇水

在蔬菜出现萎蔫、叶片不能正常伸挺时,应及时浇水,浇水时间宜选晴天中午前后进行,浇后适当通风散湿。

避免在清晨和傍晚浇水,以防引起蔬菜冻害。

根据天气变化规律浇水

晴天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雨雪天停浇。由阴转晴时,浇水量由小变大,间隔期由长变短;由晴转阴时,浇水量由大变小,间隔期由短变长。

注意水温

浇水时应使用水温不低于10℃的水源,避免直接使用冷水浇灌,以减少对蔬菜的生理刺激。

及时排湿

浇完水后,应采取“闭棚升温——小风口通风”的操作方式,使土壤中多余水分快速挥发,避免棚内湿度过高。

注意浇水部位

大棚南部及靠近热源的地方,土壤水分蒸发快,浇水量应大;大棚东西两侧及北部温度较低,浇水量应适当减少。

适度浇水

保持作物根际土壤的相对湿度在60%左右,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棚内气温和地温下降,影响根系吸收养分。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大棚内的湿度和温度,减少病害的发生,促进蔬菜健康生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