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民事行为哪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2 23:22:00    

民事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民事法律行为

是指具有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的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依行为人的意愿而产生民事权利义务的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后果。

这种行为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基本特征,即法律直接根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赋予其法律效果,属于合法的“表意行为”。

例如:订立合同的行为、设立遗嘱的行为、委托授权行为等等。

准法律行为

是指澄清或认识已有权利义务关系的意图,如催告、通知、宽恕等。

准法律行为并没有创立新的权利义务的关系,仅仅是对已有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或者澄清。

事实行为

是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件,而是按照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事实行为也能引起法律后果,它是按照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如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无因管理行为等。

总结:

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三种类型。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的民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准法律行为是对已有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或澄清;事实行为则按照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这些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民事行为的性质和法律效果。

相关文章
  • 【国际在线】《以法之名》:在法理与人性的博弈中照亮法治之光

    日前,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的《以法之名》在优酷白夜剧场播出。该剧没有将法律困在条文的桎梏里,而是让那些冰冷的规则跟着人物的命运起伏——从万海集团涉黑案牵扯出的利益迷网,到执法基层被渗透的惊险博弈;从证人保护程序里的生死较量,到权法交锋中的正义坚守。每一个情节都是现实的切片,让观众触摸到法律在社会肌理

    时间:2025-07-14 20:29:00
  • 魏楚: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在政策措施扶持和自身活力驱动下,民营经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我国经济

    时间:2025-07-09 07:36:00
  • 央广时评丨让专业培训体系为安全生产托底筑基

    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这启示我们:安全生产不仅需要强化管理者和生产者的安全意识,更要把安全意识落实到隐患排查和应急能力的提升上。提升应急能力,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是关键所在。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抓手,专业知识培训既能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和

    时间:2025-06-13 15:11:00
  • 当侦查监督遇上AI 在碰撞中重塑侦查监督新模式

    为深入落实最高检“数字检察”工作战略,着力提升履职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吉林市丰满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积极探索数字赋能法律监督的运用,探寻借助“检之星”AI系统,拓展侦查监督工作新局面。 丰满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组织青年干警,开展有关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提高工作质效的座谈交流,研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

    时间:2025-05-07 15:20:00
  • 重庆合川:驻所调解室促矛盾“善解”让基层“善治”

    来源:环球网 在重庆市合川区公安局南津街派出所驻所调解室,每天上演的“剧情”比电视剧更跌宕——婆媳争执的哭喊、劳资纠纷的怒吼、债务缠身的咒骂……这里没有法槌的庄严,却有一群调解员用耐心与智慧,在情绪的“火山口”浇灌理性的清泉。自2019年成立以来,这间30平方米的调解室已化解矛盾纠纷4606件,成功

    时间:2025-04-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