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为哪些
民事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民事法律行为
是指具有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的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依行为人的意愿而产生民事权利义务的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后果。
这种行为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基本特征,即法律直接根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赋予其法律效果,属于合法的“表意行为”。
例如:订立合同的行为、设立遗嘱的行为、委托授权行为等等。
准法律行为
是指澄清或认识已有权利义务关系的意图,如催告、通知、宽恕等。
准法律行为并没有创立新的权利义务的关系,仅仅是对已有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或者澄清。
事实行为
是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件,而是按照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事实行为也能引起法律后果,它是按照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如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无因管理行为等。
总结:
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三种类型。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的民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准法律行为是对已有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或澄清;事实行为则按照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这些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民事行为的性质和法律效果。
-
多人在酒店公寓卖淫嫖娼被警方当场抓获!指认现场画面曝光
8月24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内蒙古鄂托克旗公安局获悉,近日,棋盘井第二派出所成功查处两起卖淫嫖娼案,抓获7名涉嫌卖淫嫖娼人员及1名组织者。违法行为人指认现场。据介绍,7月18日晚,民警在辖区进行例行检查时,在某酒店内查获一起卖淫嫖娼案件,当场抓获违法行为人2名。通过进一步审查深挖,又循线抓获组织者1
时间:2025-08-24 10:13:00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11部法律 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提供法律支撑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国家民委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关情况。国家民委副主任段毅君介绍,我们配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立法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11部法律,为依法治
时间:2025-08-18 10:48:00 -
【国际在线】《以法之名》:在法理与人性的博弈中照亮法治之光
日前,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的《以法之名》在优酷白夜剧场播出。该剧没有将法律困在条文的桎梏里,而是让那些冰冷的规则跟着人物的命运起伏——从万海集团涉黑案牵扯出的利益迷网,到执法基层被渗透的惊险博弈;从证人保护程序里的生死较量,到权法交锋中的正义坚守。每一个情节都是现实的切片,让观众触摸到法律在社会肌理
时间:2025-07-14 20:29:00 -
魏楚: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在政策措施扶持和自身活力驱动下,民营经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我国经济
时间:2025-07-09 07:36:00 -
央广时评丨让专业培训体系为安全生产托底筑基
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这启示我们:安全生产不仅需要强化管理者和生产者的安全意识,更要把安全意识落实到隐患排查和应急能力的提升上。提升应急能力,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是关键所在。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抓手,专业知识培训既能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和
时间:2025-06-13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