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和立案有什么区别
报警和立案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定义
报警:是指个人或单位发现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告的行为。
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在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自首的材料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属于自己管辖的,依法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行为。
法律程序
报警:是启动法律程序的第一步,不一定导致立案。
立案:是报警后,经过审查,确认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追究刑事责任时,正式开始侦查或审判程序。
条件
报警:是个人或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不涉及案件是否成立或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成立、需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属于管辖范围。
结果
报警:不一定导致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可能只是作为信息记录。
立案:意味着案件正式进入司法程序,可能会进行侦查、审判,并可能最终导致对犯罪嫌疑人的刑事处罚。
时间线和通知
报警:通常立即发生,并会给予报案人《报警回执》或其他形式的受理证明。
立案:在审查后,符合条件的会在一定时间内(如7个工作日)给予《立案通知书》,不符合条件的会通知报案人。
管辖范围
报警:报案可以向多个机关提出,不仅限于公安机关。
立案:必须由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进行。
总结来说,报警是向有关机关报告犯罪嫌疑的行为,而立案是有关机关在审查后,确认有犯罪事实并需追究刑事责任时,正式启动的司法程序。
-
雅图高新 2024 年年度股东会决议通过多项议案
2025年4月13日消息,雅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8 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 2024 年年度股东会。出席和授权出席本次股东会的股东共 7 人,持有表决权的股份总数 84,210,526 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100%。本次股东会共审议通过了 11 项议案,包括《关于公
时间:2025-04-13 20:08:00 -
辽宁大连公布两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
为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让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相应代价,市生态环境局结合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环保督察、行政处罚等工作,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办理了一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体现了生态环境部门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
时间:2025-04-09 19:07:00 -
游客大喊“退票”!河南万岁山武侠城最新回应:预约程序访问量激增、有人恶意刷票,致服务器崩溃!深表歉意
4月4日,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景区大量游客聚集,游客在入口处大喊退票,此消息引起关注。4月6日,万岁山武侠城发布《春日来信:为预约系统带来“小插曲”向您致歉》称,由于当天城寨沙场预约程序瞬时访问量激增,导致部分游客无法顺利预约当场演出。景区向每一位受影响的游客说:“对不起,让您久等了!”。详情如下:
时间:2025-04-06 16:17:00 -
黄某某、聂某某,被依法查处!
据“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互联网上传播一则有关降息的虚假不实信息引发关注。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依法打击整治恶意编造涉金融领域网络谣言违法行为。经查,黄某某(女,39岁)、聂某某(男,42岁)为博取关注、吸粉引流,假借财经媒体和信息服务机构名义发布降息谣言,误导公众认知,涉
时间:2025-03-31 17:23:00 -
北京一出租房内查获网逃人员!房主被罚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据平安绿谷微信公众号3月20日消息,近日,北京平谷警方在检查出租房屋时,查获一名网上在逃人员。经查,张某作为出租房主,不履行房屋安全管理责任,未定期检查房屋使用和居住人员情况,致使出租房屋窝住在逃人员 ,存在治安隐患。根据《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第十三条第一款第
时间:2025-03-20 18: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