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缓刑后还要监管
缓刑后仍需监管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防止犯罪分子再次犯罪,并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以下是详细解释:
观察改过情况
缓刑期结束后,对犯罪分子的监管主要是为了观察他们是否真正改过自新,避免重蹈覆辙。
社区矫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和第七十六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应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出现《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如犯新罪或发现未判决的其他罪),则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法律义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有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并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等法律义务。
后续管理
即使缓刑考验期满,某些情况下仍需要接受后续管理,如作为重点人口进行帮教管理,时间为五年。在此期间,犯罪分子需遵守法律法规,定期报到,接受社区矫正。
社会责任
缓刑制度旨在给罪犯一个悔罪改造、重新融入社会的机会。监管不仅是法律要求,也是社会对罪犯的审慎关切与督促。
综上所述,缓刑后仍需监管是为了确保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真正改过自新,并在缓刑期结束后能够顺利回归社会,防止再次犯罪。这种监管是法律和社会的双重责任,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
一份给大学新生的“成年”说明书
临近九月,各高校陆续迎来一张张崭新的面孔。步入大学,意味不再是凡事可以指望父母的孩子,而是一个需要对自己的行为、选择及其后果承担全部责任的成年人。 与中学阶段的学习不同,自主性、自律性是大学阶段学习与生活的显著特征。步入大学,你准备好了吗?图源|新华社一 此刻的你,或许正对着录取通知书发呆,或许
时间:2025-08-26 09:23:00 -
法治筑基、共治聚力,大连绘就新图景
以法治筑基 以共治聚力绘就高质量发展与基层善治新图景盛夏的大连,碧海蓝天间涌动着发展的活力。“十四五”期间,这座北方明珠以“法治”为笔、以“共治”为墨,在法治政府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赛道上协同发力,交出了一份“既规范有序又温暖人心”的时代答卷。深耕法治政府建设“法者,治之端也。”这五年,大连各级党
时间:2025-08-25 13:50:00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11部法律 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提供法律支撑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国家民委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关情况。国家民委副主任段毅君介绍,我们配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立法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11部法律,为依法治
时间:2025-08-18 10:48:00 -
山西省民政厅:织密民生保障网 绘就三晋幸福图
本报讯 7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今年上半年我省民政重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进行了介绍。省民政厅副厅长曾庆勇表示,今年以来,全省民政系统进一步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改进优化民政服务,全省民政事业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民生保障筑牢底线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推进低
时间:2025-07-26 06:15:00 -
通辽又一中学体育馆对外免费开放!
通辽实验中学体育馆对外免费开放为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国健身条例》以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上级部门要求,通辽实验中学体育馆在特定时间内免费向社会开放,具体开放安排及要求如下:1.开放时间安排:由于体育馆暑假备战
时间:2025-07-22 1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