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法律有哪些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2 22:02:30    

法律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按法律的国际因素分类

国际法:涉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

国内法:涉及国家内部的法律关系。

按法律的形式分类

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

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法律的解释。

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按法律的效力分类

强制性法律:必须遵守的法律,如刑法、民法等。

非强制性法律:可以自愿选择遵守的法律,如合同法、商标法等。

按法律的层级分类

宪法:位于法律层级的最高端,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按法律的内容分类

实体法:规定具体的法律规则和权利义务,如合同法、家庭法、刑法等。

程序法:规定法律的实施程序,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按法律的其他分类方式

公法和私法:公法涉及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如宪法、行政法、刑法等;私法涉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如民法、商法、劳动法等。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成文法是指以法律文书形式正式制定的法律,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不成文法是指长期形成并为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习惯法、判例法等。

普通法和特别法:普通法是指适用于一般情况的法律,特别法是指针对特定情况或特定区域的法律。

相关文章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11部法律 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提供法律支撑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国家民委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关情况。国家民委副主任段毅君介绍,我们配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立法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11部法律,为依法治

    时间:2025-08-18 10:48:00
  • 【国际在线】《以法之名》:在法理与人性的博弈中照亮法治之光

    日前,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的《以法之名》在优酷白夜剧场播出。该剧没有将法律困在条文的桎梏里,而是让那些冰冷的规则跟着人物的命运起伏——从万海集团涉黑案牵扯出的利益迷网,到执法基层被渗透的惊险博弈;从证人保护程序里的生死较量,到权法交锋中的正义坚守。每一个情节都是现实的切片,让观众触摸到法律在社会肌理

    时间:2025-07-14 20:29:00
  • 魏楚: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在政策措施扶持和自身活力驱动下,民营经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我国经济

    时间:2025-07-09 07:36:00
  • 央广时评丨让专业培训体系为安全生产托底筑基

    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这启示我们:安全生产不仅需要强化管理者和生产者的安全意识,更要把安全意识落实到隐患排查和应急能力的提升上。提升应急能力,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是关键所在。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抓手,专业知识培训既能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和

    时间:2025-06-13 15:11:00
  • 当侦查监督遇上AI 在碰撞中重塑侦查监督新模式

    为深入落实最高检“数字检察”工作战略,着力提升履职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吉林市丰满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积极探索数字赋能法律监督的运用,探寻借助“检之星”AI系统,拓展侦查监督工作新局面。 丰满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组织青年干警,开展有关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提高工作质效的座谈交流,研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

    时间:2025-05-07 15:20:00